青蒿鱉甲湯的功效: 青蒿鱉甲湯方歌:青蒿鱉甲知地丹,陰分伏熱此方攀;夜熱早涼無汗者,從里達表服之安。青蒿鱉甲湯有養(yǎng)陰透熱的功效,主治溫病后期,熱邪深伏陰分,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center'> 青蒿鱉甲湯 青蒿鱉甲湯 組成:青蒿6克、鱉甲15克、細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沮服。 功效:養(yǎng)陰透熱。 主治:溫病后期,熱邪深伏陰分,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臨證加減:兼肺陰虛,加沙參、麥冬。 特點:滋清兼?zhèn)洌瑯?biāo)本兼顧,清中有透。 病機:溫病后期,熱伏陰分,耗傷陰液。 辯證: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方歌:青蒿鱉甲知地丹,陰分伏熱此方攀;夜熱早涼無汗者,從里達表服之安。 現(xiàn)代運用:用于治療急性熱病后期,斑疹傷寒,活動性肺結(jié)核或結(jié)核病低熱,小兒夏季熱,慢性腎盂腎炎,腎結(jié)核等癥見有低熱不退者。尚可用于頸性眩暈。 附注:熱病后期,亞急性或慢性炎癥等,見上述癥狀者,肺結(jié)核及其他陰虛發(fā)熱者,均可隨癥應(yīng)用 各家論述:《溫病條辨》: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于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以同在少陽一經(jīng),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lǐng)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luò)之功,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姜皆護陽者也,胃熱傷陰,故改用鱉甲護陰,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陰絡(luò)搜邪。柴胡湯以脅痛、干嘔為飲所致,故以姜、半通陽降陰而清飲邪。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luò)中氣分。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于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來源:《溫病條辨》卷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