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父母去世后,為什么兄弟姐妹不再親近?”過來人說的原因很扎心
玉婷是家中的老大,她底下還有一個弟弟,但她的弟弟結婚比她早,原本婚后姐弟兩相處的還很不錯,可直到玉婷的媽媽去世后,一切發生了改變,她表示:弟弟結婚后,弟妹對我一直不是很滿足,她總是在我媽面前說我的壞話,其實也就是一些小事,我為了不讓我媽擔心,也就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次,我和我老公為了給孩子換個學區房,由于手里資金不夠,想問弟弟先借點用,等到手頭不緊了,便還給他們,可弟弟還沒說話,弟妹便摔門而去,事后雖然嘴上說不是生我們的氣,但我心里也明白原因。也就是因為這件事,我們兩家人變得不是特別親,可由于母親的支撐,每逢過年過節我們還是會回家里看看的,直到母親去世后,我和弟弟幾乎都是不怎么聯系,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再加上之前發生的隔閡,現在的我們依然成了兩家人的矛盾。 其實兄弟姐妹在各自結婚后,關系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畢竟大多數人都會圍繞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個時候也是只父母健在的時候,關系才會相對親近些,比如逢年過節就會聚一下,可一旦父母去世,不管兄弟姐妹間再怎么親近,也會因為不聯系感情變淡,關系也會越來越疏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十分常見,那為什么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原因有3點,很扎心。 圖片來源于網絡 1.父母像“紐帶”,維系著兄弟姐妹間的感情小的時候在還沒成家之間,總能聽到爸媽說:現在我們還在,你們兄弟姐妹間還有時間聚一聚,等到我們去世后,這個家也就散了,也許就不再像現在一樣,能親近過來,那個時候的我們不以為然,天真的認為一家人就是一家人,為什么會散呢?而當我們長大成家后才發現,父母當年說的話,是多么悲傷和無奈。父母在家就在,即便是兄弟姐妹都已成家立業,父母依舊是維系家的紐帶和橋梁,而父母不在了,家也就散了,即便兄弟姐妹間還聯系,但關系依然變得像親戚一般。 2.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后,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為珍貴的東西,也是父母饋贈我們后代的感情,不得不說在生活中,有兄弟姐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小的時候,兄弟姐妹們可以一起吃一樣東西,可以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悅,可當長大成家立業后,由于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再加上生活的碎事,讓兄弟姐妹們不能在聚集到一起,時間一長,對對方的關心就會變少。畢竟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家庭為重,但不管怎么樣,兄弟姐妹間的感覺會永遠留存,這也是我們親情間的一個“紐帶”。 3.兄弟姐妹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差距感大家都知道,人的五根手指各有長短,而兄弟姐妹之間,發展也各有好壞,在沒有成家之間,兄弟姐妹們生活在一個屋檐下,所以家庭條件也是一樣的,而當結婚之后,差距就會變得十分明顯。條件好的,可能看不上條件差的,而條件差的,自然也不愿再去巴結條件好,也正是因為這樣,導致兄弟姐妹間產生誰也理誰的心理,時間一長,感情也就疏遠了。其實不管兄弟姐妹間發展如何,親情依然存留,即便你發展的很好,也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家人,在平時生活中不妨多多溝通,想必感情也會得到一定的回溫。 小編總結:“母親去世后,我不再與弟弟來往”,過來人的經歷,讓人看懂親情。如果想讓家庭和睦,作為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子女間的親情紐帶,每逢過年過節,子女們都會回來看望父母,這時眾人聚集在一起,一起吃飯聊家常,還是很好的,可如果父母一旦不在了,子女們也很難聚集到一起,關系好的還能常聯系,關系不好的或許已經走散了,時間一長,感情也會漸漸地消失。生活中人們常說:父母在,不遠游,父母去,人生便只剩歸途,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所以現在的我們,應該趁著父母還在,好好的聯絡親情,讓家庭變得更加幸福。 不知道大家對此還有什么看法?不妨將你的想法評論到下方,跟大家一起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