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十四節氣精確時間 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資料整理:高良超、楊旸 時刻系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二十四節氣是農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祖先長期總結天文、氣象與農業之間相互關系而創造出來的。它反映寒暑變化和農時季節,在全國特別是在農村中可說是家喻戶曉。在國外華僑集居的地區,也廣泛流傳。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 節氣時刻表示地球繞太陽運行時在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從地球上看,太陽在黃道上運動,一回歸年運行一周。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用黃經度量,從春分點(黃道與赤道的焦點)算起,從0°到360°。從0°開始,太陽在黃道上向東移動,每5°為一“候”,15°為一“氣”。其中十二個氣叫做“節氣”,另外十二個氣叫做“中氣”。節氣和中氣相間排列,一年共二十四節氣,每個月基本上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反映寒冷暑熱的節氣,是以地球繞太陽運行規律來確定的,而與月亮的運動沒有關系,所以節氣實際上屬于陽歷范疇。然而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以為節氣是陰歷。其實你只要注意一下節氣在陽歷和陰歷的日期,就不難看出:各個節氣在陰歷里的日期變動很大,而在陽歷中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不會超過一二天。 現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太陽所在位置以及公歷日期的精確時間列表如下: 2020/01/0605:30:04.41 小寒太陽黃經285° 太陽赤緯-22°44′ 二十四節氣歌 為了幫助記憶,從每個節氣名稱各取一個字,按著次序編成一首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為中國最早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之歷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歲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七十二候起源于黃河流域,呂不韋載于《呂氏春秋》,完整記載見于公元前2世紀《逸周書·時訓解》。 節氣候次年候次公歷日期中國古代七十二候小寒初候 67候 2020/01/06 一候雁北鄉小寒次候68候 2020/01/11 二候鵲始巢小寒末候 69候 2020/01/16 三候雉始雊大寒初候 70候 2020/01/20 一候雞始乳大寒次候 71候 2020/01/25 二候征鳥厲疾大寒末候 72候 2020/01/30 三候水澤腹堅立春初候 1候 2020/02/04 一候東風解凍立春次候 2候 2020/02/09 二候蟄蟲始振立春末候 3候 2020/02/14 三候魚陟負冰雨水初候 4候 2020/02/19 一候獺祭魚雨水次候 5候 2020/02/24 二候鴻雁來雨水末候 6候 2020/02/29 三候草木萌動驚蟄初候 7候 2020/03/05 一候桃始華驚蟄次候 8候 2020/03/10 二候倉庚鳴驚蟄末候 9候 2020/03/15 三候鷹化為鴆春分初候 10候 2020/03/20 一候玄鳥至春分次候 11候 2020/03/25 二候雷乃發聲春分末候 12候 2020/03/30 三候始電清明初候 13候 2020/04/04 一候桐始華清明次候 14候 2020/04/09 二候田鼠化為鴽清明末候 15候 2020/04/14 三候虹始見谷雨初候 16候 2020/04/19 一候萍始生谷雨次候 17候 2020/04/24 二候鳴鳩拂其羽谷雨末候 18候 2020/04/29 三候戴勝降于桑立夏初候 19候 2020/05/05 一候螻蟈鳴立夏次候 20候 2020/05/10 二候蚯蚓出立夏末候21候 2020/05/15 三候王瓜生小滿初候 22候 2020/05/20 一候苦菜秀小滿次候 23候 2020/05/25 二候靡草死小滿末候 24候 2020/05/30 三候麥秋至芒種初候 25候 2020/06/05 一候螳螂生芒種次候 26候 2020/06/10 二候鵑始鳴芒種末候 27候 2020/06/15 三候反舌無聲夏至初候 28候 2020/06/21 一候鹿角解夏至次候 29候 2020/06/26 二候蜩始鳴夏至末候 30候 2020/07/01 三候半夏生小暑初候 31候 2020/07/06 一候溫風至小暑次候 32候 2020/07/11 二候蟋蜂居壁小暑末候 33候 2020/07/16 三候鷹乃學習大暑初候 34候 2020/07/22 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次候 35候 2020/07/28 二候土潤溽暑大暑末候 36候 2020/08/02 三候大雨行時立秋初候 37候 2020/08/07 一候涼風至立秋次候 38候 2020/08/12 二候白露降立秋末候 39候 2020/08/17 三候寒蟬鳴處暑初候 40候 2020/08/22一候鷹乃祭鳥處暑次候 41候 2020/08/27 二候天地始肅處暑末候 42候 2020/09/01 三候禾乃登白露初候 43候 2020/09/07 一候鴻雁來白露次候 44候 2020/09/12 二候玄鳥歸白露末候 45候 2020/09/17 三候群鳥養羞秋分初候 46候 2020/09/22 一候雷乃收聲秋分次候 47候 2020/09/27 二候蟄蟲坯戶秋分末候 48候 2020/10/02 三候水始涸寒露初候 49候 2020/10/08 一候鴻雁來賓寒露次候 50候 2020/10/13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寒露末候 51候 2020/10/18 三候菊有黃華霜降初候 52候 2020/10/23 一候豺乃祭獸霜降次候 53候 2020/10/28 二候草木黃落霜降末候 54候 2020/11/02 三候蟄蟲咸俯立冬初候 55候 2020/11/07 一候水始凍立冬次候 56候 2020/11/12 二候地始凍立冬末候 57候 2020/11/17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小雪初候 58候 2020/11/22 一候虹藏不見小雪次候 59候 2020/11/27 二候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小雪末候 60候 2020/12/02 三候閉寒成冬大雪初候 61候 2020/12/07一候鹖鴠不鳴大雪次候 62候 2020/12/12 二候虎始交大雪末候 63候 2020/12/17 三候荔挺出冬至初候 64候 2020/12/21 一候蚯蚓結冬至次候 65候 2020/12/26 二候麇角解冬至末候66候 2020/12/31 三候水泉動小寒初候 67候 2021/01/05 一候雁北鄉小寒次候 68候 2021/01/10 二候鵲始巢小寒末候 69候 2021/01/15 三候雉始雊大寒初候 70候 2021/01/20一候雞始乳大寒次候 71候 2021/01/25 二候征鳥厲疾大寒末候 72候 2021/01/30 三候水澤腹堅 七十二候歌 春 立春正月春氣動,東風能解凝寒凍;土底蟄蟲始振搖,魚陟負冰相戲泳;半月交得雨水后,獺祭魚時隨應候;候雁時催歸北鄉,那堪草木萌芽透。驚蟄二月節氣浮,桃始開花放樹頭;鸧鷓鳴動無休歇,崔得胡鷹化作鳩;春色平分才一半,向時玄鳥重相見;雷乃發聲天際頭,閃閃云開始見電。芳菲三月報清明,梧桐枝上始含英;田鼠化鴽人不覺,虹橋始見雨初晴;三月中時交谷雨,萍始生遍閑洲渚;鳴鳩自拂其羽毛,戴勝降于桑樹隅。 夏 立夏四月始相爭,知他螻蟈為誰鳴;無端坵蚓縱橫出,有意王瓜取次生;小滿瞬時更疊至,閑尋苦菜爭榮處;靡草千村死欲枯,微看初暄麥秋至;芒種一番新換豆,不謂螳螂生如許;鵙者鳴時聲不休,反舌無聲沒半語。夏至才交陰始生,鹿乃解角養新茸;陰陰蜩始鳴長日,細細田間半夏生;小暑乍來渾未覺,溫風時至褰簾幕;蟋蟀才居屋璧諸,天崖又見鷹始摯。大暑雖炎猶自好,且看腐草為螢秒;勻勻土潤散溽蒸,大雨時行蘇枯槁。 秋 大火西流又立秋,涼風至透內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幾個寒蟬鳴樹頭;一瞬中間處暑至,鷹乃祭鳥誰教汝;天地屬金始肅清,禾乃登堂收幾許;無可奈何白露秋,大鴻小雁來南洲;舊石玄鳥都歸去,教令諸禽各養羞。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聲斂震宮;蟄蟲壞戶先為御,水始涸兮勢向東;寒露人言晚節佳,鴻雁來賓時不差;雀入大水化為蛤,爭看籬菊有黃花;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獸班時意;草木皆黃落葉天,蟄蟲咸俯迎寒氣。 冬 誰看書來立冬信,水始成冰寒日進;地始凍兮折裂開,雉入大水潛為蜃;逡巡小雪年華暮,虹藏不見知何處;天升地降兩不交,閉寒成冬如禁錮;紛飛大雪轉凄迷,鹖旦不鳴馬肯啼;虎始交后風生壑,荔挺出時霜滿溪。短日漸長冬至矣,蚯蚓結泉更不起;漸漸林間麋角解,水泉搖動溫井底;去歲小寒今歲又,雁聲北鄉春去舊;鵲尋枝上始為巢,雉入寒煙時一雊。一年時盡大寒來,雞始乳兮如乳孩;征鳥當權飛厲疾,澤腹彌堅凍不開;五朝一候如麟次,一歲從頭七十二;達人觀此發天機,多少乾坤無限事。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編第二版《大眾萬年歷(1901-2050年)》,1994年10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ISBN7-5323-3465-1/P.30 2.明代龔廷賢(1522-1619)撰《萬病回春》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2020年的天象預報資料,可在“有趣天文奇觀”網站下取得,歡迎多加利用!https://interesting-sky./category/year/2020astronomical_even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