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媒體的發達,可以讓人迅捷地知道很多事,對一些人來說,網絡媒體的發達,他們是既愛又恨的,媒體始終是雙刃劍,可以無限把好的放大,也可以把壞的放大。這不,21日,王源抽煙就“爆”了熱搜榜。 初時,收到各平臺熱推的消息,怎么都有這個,頓感莫名其妙。王源抽煙管我什么事?這王源是誰呀?抽個煙也惹這么大爭議。爾后,點開看看了,原來是一個娛樂圈明星,一個很年輕的公眾人物在公共場所抽煙的事件。 根據媒體報道,王源在跟賈乃亮、楊超越等人聚餐的時候,在一家日料餐廳內公開抽煙,吞云吐霧的姿勢相當嫻熟,深吸一口、撤掉煙往桌子下面彈煙灰、鼻子嘴巴里冒著煙跟友人交談的老練模樣,一看煙齡就得有好幾年了。 因對王源不了解,網上查了一下,然后問讀初中的兒子,知不知道這個人,對他在公共場合抽煙的看法。沒想到,兒子對王源如數家珍,比對家里人的情況還熟悉,更不可思議的是,認為王源帥,抽煙姿勢都很酷。 在回答公共場合抽煙對他人影響的時候,則閃爍其詞,辯解其他人也在公共場合,也會對別人造成影響,為什么單單要說王源不對。當問到看到王源和一般人抽煙會學誰,此時則非常肯定地說是王源。 然后,我告訴兒子,你現在不會抽煙,也反感他人抽煙,然而看到偶像抽煙,你則視為很帥很酷,甚至想去學習他那種行為,這是為何?這就是偶像的引導催化作用,而普通人則影響不到自己。 與此同時,不管是誰,公共場合抽煙都是不對的。只是習慣抽煙的人,要讓他們戒煙確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不能否認抽煙對身體健康有害,特別對那些在身邊吸二手煙的人危害更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在同樣一件事上,公眾人物的影響也必然更大,偶像對粉絲潛移默化的帶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普通人則很難去影響他人。所以,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在公共場合的形象和所帶來的后果。 王源出道以來,從未見過其吸煙的畫面,一直標榜陽光正能量的青春偶像的人設,給人乖寶寶的印象。抽煙事件與其人設背離,不管是對其粉絲可能帶來的負面的影響,還是從違背公共場合不可抽煙的規定,王源都是做錯了。 在娛樂圈中的明星當中抽煙藝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女明星也抽煙,然而像王源這么小的年紀學會抽煙的藝人恐怕只有他一個了,如今還不滿19歲,可謂是娛樂圈中年齡最小會抽煙的藝人,而從其姿勢看都算老煙民了。 更重要的是,在跟朋友聚餐的場合下,有女生在場的情況下,一般非常紳士的人都會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克制一下自己的煙癮,去應該抽煙的地方更妥。這是一種禮貌,普通的抽煙客也基本都懂得禮貌。 王源本身是公眾人物,還是央視選出來的青少年形象榜樣,還有冬奧大使的身份。王源是掏糞組合的成員之一,其他的兩位成員還都擔任過“禁毒大使”,這就很尷尬了。想象如此高尚,行為卻完全沒體現出來。 當然,作為娛樂圈的公眾人物,各種古怪、奇葩、雙面人等都是很常見,人設和真實形象千差萬別都是見怪不怪。不管是掏糞成員,還是吃屎成員,人設形象和真實形象的前后不同,也許并不是那么不可理解。 像好男人形象的文章,不是一樣也出軌了;像高學歷的翟天臨,不是連個論文都自己寫不了嗎?所以,王源的人設和真實的他不一樣,并沒有什么可奇怪的。只是,用一個好人設吸引粉絲,真實的行齷齪的事確實令人惡心。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在體育界的一位大咖,球王馬拉多納,他就沒給自己弄一個好的人設,大眾都知道他的人品不怎么樣,他也不拿自己的人品說事,只是用自己的球技去征服所有熱愛足球的人。 其實,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好的人設固然重要,但本職工作才是重點,你是唱歌的就唱好歌,你是演戲的就演好戲,人設是雙刃劍,而且對粉絲有巨大的潛移默化作用,一旦你的好人設和壞行為牽引了粉絲跟隨,這是得不償失的。 就單純王源公眾場合吸煙一事,其行為也是不對的。根據《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其粉絲眾多,想來不少少男少女會以他為學習榜樣,而且這個行為本就是違法的。 不管是王源等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的百姓,在社會生活工工作中,都有著巨大的壓力,通過吸煙緩解或釋放壓力,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也能理解。只是,畢竟是在公共場合,還需考慮到對他人健康的影響和感受,不要一意孤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