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逸小區:“五個覆蓋”不留死角 仙逸居民區是仙霞最大的小區,11.4萬平方米,3400戶居民,實有人口近萬人,還有6家駐小區單位。于是,居民區黨總支牽頭物業、民警、業委會、居民區志愿者骨干,緊密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迅速建立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工作。 在疫情防控中,摸清底數,及時了解、準確掌握重點地區返(抵)滬人員情況格外重要,對此,居民區通過接單、自行排查相結合的方式,落實“五個全覆蓋”:對疾控中心下發重點人員名單,做到接單、核實、處置全覆蓋;對重點地區來滬未滿14天人員,做到信息排摸、上門登記宣傳全覆蓋;對沒有回重點地區的常住居民,了解其親友來訪情況全覆蓋;對已回重點地區還未返滬的居民,做到電話聯系跟蹤全覆蓋;對樓內群眾報告的外地來滬人員,做到第一時間信息核實、及時答復群眾全覆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楊家生說:“只有工作做細做實,才能讓社區防控不留死角。” 小區有12處大門,要進行封閉式管理,首先要解決小區內交通問題。于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人員齊上陣,維持小區停車秩序,實現小區干道全部單側停車,所有車輛都能順利從保留的一個大門進出。居民區還組建了一支封閉式管理群眾工作隊伍,不僅排班站崗、加強門衛,還幫助行動不便者領送快遞,確保小區內部運行秩序正常。 虹仙小區:人防技防共同發力 實有人口近萬人的虹仙居民區由售后公房、高層住宅、早期商品房等不同類型的6個自然小區組成,面積10.8萬平方米,2800余戶居民中出租率近50%,春節前后持續防控的壓力相當大。對此,居民區黨總支全面統籌調度,鞏固深化居委主導、協商共治、科技支撐、鄰里共守的群防群控格局。 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召開“四位一體”會議協商研究,6個自然小區一體化管控,明確地毯式排摸以居委干部為主,實行掃樓摸基數+巡查抓動態的管理模式,實時掌握返滬人員動向;封閉式管理由小區物業保安為主責,每天增派志愿者加強值守和巡邏;業委和社區民警則分別在動員業主自居自護和秩序維護上各負其責。 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季強表示:“社區工作人手畢竟有限,特殊時期,全部依賴人工非常吃力,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可以事半功倍!”在獲悉第一輪口罩預約登記之初,居民區就會同新長寧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通宵編制線上預約登記程序并嵌入“虹仙自治家園”公眾號,實現“線上+線下”預約登記口罩,兩輪近3000戶口罩預約,線上預約率超50%,有效緩解了線下預約工作壓力。同時,居民區還運用智慧安防設施特別是人臉識別手段,對進出人員進行比對管理。 天山五村:聯防聯動攜手防控 有著1萬多常住居民的天山五村,困難群體多、訴求矛盾多、管理難度大。由于居民區由五一、五三、芙一3個居委會組成,為統籌管理,占小區主體的五一居民區黨總支主動牽頭,3個居民區黨組織一起,方案聯接、宣傳聯動、行動聯合。 天山五村有13處大門,分屬不同居委會管理。于是,三個居民區黨組織根據實地勘察,只留天山路上的一處出入口,將其它12處大門全部封閉;同時,三家居委會分頭深入各樓組做好宣傳告知和解釋工作,并采取漸進式措施,爭取到了廣大居民的理解支持。前后只用3天時間,便將12個出入口封閉。一門出入后,為了切實把返滬人員防護落細落實,天山五村其他各門口的保安不分你我,共同集中到留用出入口,加強把關。與此同時,三家居委會分頭排摸人員底數,形成了各居委排摸——門衛匯總——人員返回——門衛詢、測、登、掃、講——各居委分頭跟進并按規定發出入證——門衛管控的閉環工作鏈。 偌大的天山五村也有需要隔離的對象。當隔離對象出現發熱癥狀時,相關居委會不推不扯,同心協力,有的協調送醫,有的負責相關區域及末端消毒和患者家庭關愛,有的負責門口宣解和相關群眾安撫,確保居民區安定有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