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現場管理,除了管人,還需要管物。生產現場的物,主要包括現場的機器設備和現場的物料(能源)。 可能有人質疑,機器設備的管理應該由專業的工程維修人員完成,生產人員按章操作就可以,似乎不需要參與管理。 這個觀點是不對的,生產現場管理人員需要參與對現場機器設備的管理。 1、機器設備是現場重要的管理資源之一,保障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轉及合理、高效使用,是生產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之一。(生產現場八大管理人機料法環能信時,機器設備排第2位。) 2、機器設備的異常或管理不到位,將會嚴重影響生產,生產管理人員非常有必要參與并協助機器設備管理。 那么,生產現場管理人員如何參與對現場機器設備的管理呢?我們需要關注三個重點,做好兩項工作。 一、生產管理者對現場機器設備管理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按章操作。 采取各種制度、流程與手段,讓生產作業人員按章操作,按規定進行機器設備的各項作業,這是對生產現場管理者對機器設備最好的管理之一。這不僅不是生產不參與機器設備管理的理由,反面恰恰是生產管理者參與現場機器設備管理的重要作用的體現。 因為,按規定按操作流程進行作業,代表安全性最高、質量最穩定、效率最合理,設備最安全。 第二個重點,即時反饋。 生產現場管理需要關注的第二個重點是,現場機器設備有問題時,第一時間向機器設備管理人員進行反映或匯報,以便即時的采取措施,避免各項異常和損失。 現場管理中,我們最擔心也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讓機器設備帶病操作。帶病操作,是各項設備事故、質量事故以及人身事故的根源。 即時反饋,既是機器設備的管理方法,也是生產現場管理的原則。我們生產現場管理人員需要堅守設備異常即時反饋的原則。 第三個重點,按期保養。 大保養與維修,生產一般做不來,但按照機器設備的操作規程,按規定的期限對設備進行一、二級保養,是生產作業人員的基本任務之一,也是生產現場管理人員需要關注的第三個重點。 按期保養,按要求保養,是機器設備正常運行的保障,是設備產能充分利用的保障。 二、生產現場機器設備管理兩項需要做的兩項工作。第一項工作,設備責任制。 責任制,是指各項工作由專人負責,并明確責任范圍的管理制度。 設備責任制,是指我們的機器設備需要確定專人負責,并明確這些責任人的職位要求及職責范圍。 設備臺賬是進行設備責任制管理、明確設備責任人的好工具之一。 設備臺賬中需要注明機器設備的各項參數,同時,必須注明設備的各級責任人,以明確相對應的責任。 當設備發生問題時,可以按各自的職責范圍及流程,快速反應,快速的解決問題。 第二項工作,設備檢查。 設備檢查,包括對機器設備進行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設備檢查要形成制度,并嚴格執行與落地。 對機器設備進行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的目的是,以便即時的發現設備異常或預警情況。 設備點檢表是對機器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的好工具之一。 設備點檢表是按照預先設定的周期和方法,對設備上的規定部位(也就是規定的點)進行有無異常檢查并進行記錄表格。 設備點檢動作是一個預防性檢查過程,其作用是使得設備的隱患和缺陷能夠得到及時發現、及時預防和及時處理。 生產現場管理人對機器設備的管理,我們需要關注三個重點(按章操作、即時反饋、按期保養),做好兩項工作(設備責任制、設備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