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這樣一句諺語,「富士山如果戴了斗笠,那么很快就要下雨了」(富士山が、笠をかぶれば、近いうちに雨),其中「斗笠」指的就是富士山山頂的笠云。這句話自古以來,便被居住在富士山附近的人們口耳相傳,成為根據富士山判斷天氣變化的依據之一。 作為日本第一高山,天氣好的時候,在東京都中心地區也可以看到富士山。由于富士山是標準的圓錐形,周圍也沒有可與之比肩的高山,因此更容易形成獨特形狀的云。帶著駿河灣的水分的風在吹過富士山時,由于高度增加水分的溫度會降低,在風的強度和氣溫的作用之下,形成了各種不同形狀的云。比如碎片笠云、吹笛式笠云、波浪笠云等都是著名的富士山上的笠云。 笠云,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斗笠形狀的云,通常出現在高海拔、低氣壓的環境條件下,出現在高積云和層積云中。笠云的位置一般與山頂相接,看上去甚至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它出現在高海拔山頂的概率最高,云塊的外觀如一頂斗笠蓋在山頂。 遠看山頂上的笠云,會感覺它是靜止的,形態上也沒有太多改變。其實笠云也在持續進行水蒸氣凝結和蒸發,并且此時山頂的風力非常強。當日本列島有暖濕空氣進入時,笠云接近低氣壓地帶與鋒線,多預示著天氣變差。惡劣天氣過后,笠云消失,天氣就會漸漸放晴了。 富士山山頂的云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笠云還有吊云。吊云是通過山頂的上升氣流以圓筒形旋轉,最后在富士山頂形成。吊云就好像是風箏在天空中飄浮一般,看起來是靜止在一處,形狀是圓筒或圓柱形,也有類似于翅膀的形狀。 若是形成形狀比較規則標準的圓柱形吊云,看起來就好像是大的UFO飄浮在空中。這樣的吊云差不多每個月出現一次,而且出現的時間很短,幾分鐘或幾秒鐘不等。正因為吊云存在時間短,所以相較于吊云,某種程度上講笠云更適合用來預測天氣變化。 實際上,在富士山山頂出現笠云之后,24小時內的降雨概率由于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春秋約70%,夏季約75%,冬季也在70%左右,所以根據笠云推測晴雨是很值得信賴的。 雖說笠云常帶雨,但是由于形成原因復雜,也不能一概而論。笠云形狀多變,當笠云出現在富士山之上,就變成了極美的風景,會持續2~3個小時。在形狀上,笠云一般分為20種,每一種笠云的名字都形象地描述了它的外形特征。 其實笠云每年秋冬之際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并非什么千年一遇的奇觀,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對于生活在多山地區的人來說,笠云是每年冬天到訪的老朋友。當然人們總是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充滿好奇和臆測,笠云很多時候會浮在遠離山頂的地方,這也是很多UFO目擊事件的來源。 由于日本人自古以來對富士山的信仰,富士山上的任何異象都會產生不小的轟動。在網絡上曾有一幅五層笠云的圖片廣為流傳,富士山異象也許預示著天災的傳言也隨之而來,但經專家驗證此圖為人工合成圖,自然條件下,會有兩層笠云,但出現五層笠云幾乎不可能。雖然五層笠云最后成為一個烏龍事件,但由此可見日本人確實對富士山的云充滿關切與好奇。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笠云都預示著雨天,比如分離笠云和堆積笠云,被稱為「日和笠云」,是晴好天氣的預兆。諺語「山頂上空的分離笠云,是天氣晴好的征兆」(頂の上空にある、はなれ笠は日和の兆し),講的就是這一點。 本文節選自《知日·牙白!富士山》特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