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wèi)生組織上世紀末就推薦降壓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首先就是利尿劑。利尿劑和 β受體阻滯劑是六大類降壓藥中非通過擴張松弛動脈來降低血壓的藥物。 其余四大類均是主要是通過不同途徑擴張或松弛動脈血管,降低心臟射血后的阻力而起到降低血壓作用,無論是地平類鈣結抗劑CCB,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沙坦類ARB,α受體阻滯劑派唑嗪、特拉唑嗪等。 血壓高低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 1.左心室射血指數(shù):它又取決于二個條件 A.左心室舒張末期的充盈量即回到左心室的血容量:在一定范圍內充盈量越大,左心室舒張末期回心血量越大,左心室射血量和壓力越大,和皮球充氣越足彈得越高的道理一樣。心率過快和血容量不足都會影響它。 B.心臟收縮力量和收縮時的順應性(一致性和協(xié)調性):有足夠的回心血容量左心室收縮力越強有力,射血量和壓力肯定會較大。 2.大動脈的柔順性: 即左心室射血時血流首先遇到大動脈如主動脈等彈性如何,緩沖力如何都會影響血壓高低,尤其是收縮壓,所以隨年齡增長、高血壓病史長短及大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都會影響到它,這也是老年人收縮壓居高不下的原因。 3.外周中小動脈的阻力: 早期大多數(shù)取決于中小動脈受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分泌出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中小動脈處于收縮緊張狀態(tài),同時也容易激活血管腎張素的釋放,中小動脈的阻力會影響到大動脈阻力,同樣左心室舒張時在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作用下中小動脈對血流的回縮力也會增強,舒張壓也會升高。這是早期青壯年以舒張壓升高為主高血壓的主要因素,當然肥胖脂肪對肌肉內中小動脈的擠壓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隨著年齡增大,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四大類擴血管藥物主要僅作用于還未完全硬化的小動脈層面上,因此到了一定程度擴血管藥物即使加大劑量或它們之間的聯(lián)合應用效果也有限,這也是老年人收縮壓難下降的原因。除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普利類的ACEI還有抑制醛固酮合成減少水和鈉鹽的潴留來適當降低血容量。 因此除了應用了血管擴張藥物仍不能降壓達標我們首先選用小劑量氫氯噻嗪即雙克12.5mg,從減少血容量角度來降低左心室舒張末期的回心血量,好比皮球氣少打一點跳得就不那么高了。除利尿排鈉作用外,可能還有腎外作用機制參與降壓,可能是增加胃腸道對Na+的排泄。因此現(xiàn)在許多復合降壓烤藥中都在鈣結抗劑、沙坦類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和普利類的降壓藥中都加上了12.5mg的氫氯噻嗪如復代文、安搏諾等,一般說來12.5mg/天的氫氯噻嗪不會產出低鉀血癥,對血糖影響極小,但可能會輕度引起血尿酸升高,尤其是有痛風發(fā)作史的患者必須慎用。但有一個彌補方法,另一種擴血管他降壓藥應選擇氯沙坦,因為氯沙坦對遠曲腎小管第三段尿酸回吸收有明顯抑制作用,因此通過它們的搭配可以防止尿酸升高。利尿劑對心功能差或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更有邦助。 β受體阻滯劑對于交感興奮強、心率快,有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功能差的高血壓患者也是聯(lián)合用藥的另一種選擇。但有哮喘、心率本身較慢、心臟房室傳導阻滯或隱性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的患者禁用。β受體阻滯劑更多用于青壯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尤其是心室率偏快單純舒張壓升高的患者。 當然病是就治越多,我還是強調從預防的起,一是免得終身服藥,二是上了年紀同高血壓未控制好其來的靶器官損害或致殘致命太不值了。預防高血壓還是先從控制食欲、高熱量的動植的脂肪,糖類和甜食甜飲料開始,增加運動、減少加班熬夜、放松緊張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尤其是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少吃外買,多吃少油的疏菜不讓體重超標,不肥胖這是最好的預防高血壓、糖尿病方法。 2019.5.19 |
|
來自: 華民 > 《心腦血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