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安理 2020.3.4) 一位朋友的愛人,主要癥狀有:怕風,無汗,咳嗽、痰多痰白,氣短氣緊氣喘,口苦口酸,惡心想吐,心煩,舌紅苔白厚、微黃,等等。 【一診】2020年2月7日問診,辨為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合病,方用“小柴胡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半夏厚樸湯+排膿散”。 方子組成:(20200207)柴胡25克、黃芩15克、清半夏15克、炙甘草15克、白芍15克、細辛6克、干姜6克、桂枝15克、五味子20克、杏仁15克、厚樸15克、桔梗15克、枳實15克、生石膏45克、茯苓15克、紫蘇子10克、麻黃10克,水煎服。 服藥反饋:上方服兩劑后,感覺沒有那么氣緊了,臉上熱氣沒有那么重,舌后根舌苔少了,也沒有那么黃了。但是還有咳嗽和氣緊的癥狀。 【二診】2020年2月11日問診,辨為太陽陽陽合病,方用“麻杏石甘湯+排膿散+旋覆花”。 方子組成:(20200211)麻黃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10克、桔梗15克、白芍15克、枳實15克、旋覆花15克(包煎)、生石膏45克(包煎)。(注:旋覆花和生石膏一起包煎)。 服藥反饋:上方服兩劑后,咳嗽和氣緊都改善了很多,但是還有一點點氣緊、咳嗽和咽癢。 【三診】2020年2日16日問診,因余邪未盡,在前方基礎上,再加厚樸、牛蒡子、生龍骨、生牡蠣,方子變成:“麻杏石甘湯+排膿散+旋覆花、厚樸、牛蒡子、生龍骨、生牡蠣”。 方子組成:(20200216)麻黃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10克、桔梗15克、白芍15克、枳實15克、厚樸10克、牛蒡子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包煎)、旋覆花15克(包煎)、生石膏45克(包煎)。水煎服。 服藥反饋:上方服完兩劑,咳喘已經完全好了。 幾點體會: (1)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都有很好的治咳喘作用,明顯的寒證用小青龍湯,明顯的熱證用麻杏石甘湯,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2)如果寒證和熱證都不太明顯,或者寒熱錯雜,可以用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合方。 (3)如果有痰多、稠黃,合上排膿散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排膿散可以稀釋、融化濃稠的痰飲,使之通過咳吐或二便排出來。 (4)如果咳嗽,并且痰比較黏稠,象膠水一樣,可以加旋覆花降沖逆之氣,并化如膠之痰。 |
|
來自: 彼案 > 《感冒.燒.咳.濕.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