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免疫力幾乎人盡皆知,而自愈力這個詞,聽過的人可能不多。自愈力是住在我們身體里的“神醫”,它比免疫力更厲害,因為免疫力只是自愈力的一部分。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愈力呢?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具有以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為主的人體自愈系統,其他還包括防御系統、應激系統、修復系統等。 自愈力由遺傳獲得,就像是一位時時備戰的醫生,當人體出現不適或生病受傷時,神經系統可以敏銳地察覺到異常,并向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下達指令,調動身體各器官作出適當的反應,比如分泌激素、抗體等,幫助身體恢復健康。 德國健康期刊《生機》研究發現,人體自身有能力治愈60%~70%的不適和疾病。這是因為身體內的激素就是非常好的“藥材”,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可以配出30幾種“藥方”來。 國家衛生計生委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醫生治病,也只是激發和扶持了人類機體的自愈力而已,最終治好疾病的并不是藥,而是人體自己。 這些常見病癥依靠自愈力就能改善 感冒是由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癥狀較輕,一般可以不用吃藥。因為身體在受到病原體攻擊時,自愈系統會迅速組織免疫細胞,對病毒進行“剿殺”。 感冒時,通常還會出現的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其實這也是自愈系統在幫助身體排出病毒。而吃藥只能減輕這些癥狀,并不能縮短病程,往往仍然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痊愈。 發燒其實也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它不僅能抵御一些病毒的繁殖,還能增加體內的抗體,增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輔助機體消滅病原體。 如果是低于38℃的發燒,注意休息、多喝水、適當補充營養就能有所緩解。但如果體溫高達39℃,就要及時就診,用藥物輔助調控。 吃了不干凈的食物時,自愈系統會啟動防護措施,通過腹瀉的方式盡快排出體內的有害物質。 通常來說,如果一天腹瀉5次以內,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注意飲食清淡,很快就能痊愈。但如果一開始腹瀉就用藥壓制,反而可能造成有害物質長時間滯留在體內,引發第二次腹瀉,甚至加重病癥。 在三高的早期階段,通過合理的膳食、運動等進行調節,可改善激素分泌,調節身體代謝,從而起到改善及預防三高等慢性病的作用。 以高血糖為例,在糖尿病之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階段——糖前期。在此期間,如果能積極調整生活習慣,就可以逆轉高血糖,遠離糖尿病。 再比如高血脂,通過健康飲食、積極運動的干預,肝臟、腎臟、腸道等臟器也會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代謝產物的排出進行調節,清除多余的膽固醇,減少脂肪堆積,從而改善高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日常三招幫你激發自愈力 世界衛生組織曾呼吁“擺脫對藥物的依賴”,擁有真正的健康,應該提高自愈能力,讓藥物成為輔助。那么,怎樣做才能提高自愈力呢?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