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青青湖邊柳 作者:來日方長 春到江南,陽光透出暖意,喚醒了沉睡的萬物,楊柳屬于第一批響應者。春風似一把神奇的篦子,只輕輕地梳了梳柳樹,那倒掛在岸邊的柳枝上便冒出了乳黃色的嫩芽。幾夜春雨過后,柳芽很快就長成翠綠色的葉子,她們像一隊美少女擁在柳枝的周圍,在春風里翩翩起舞著。那柳梢掠過水面,漾起輕微的漣漪,似西子矜持的微笑。兩只鴛鴦一前一后從遠處游來,不時撲動著翅膀,驚擾了一池的春水。水波晃動著,陽光在水面上撒下一串碎銀,返照在水埠上,舊苔似也有了些許生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柔和的春風剪出的是柔美,裁出的是婉約。暖陽下的春柳就像一位體態裊娜的嬌娘,秀發飄飄,風姿綽約。她跟著春風的節拍,長拋水袖,明眸含情;她身姿輕靈,蓮步輕搖,動靜之間有說不出的嫵媚;她活潑可愛,微嗔還喜,一顰一笑間透出了春的心思…… 春風與春柳是一對情投意合的知己,風為柳生,柳為風舞。春風用她那雙纖纖玉手將千條萬條的柳絲輕剪,不僅剪出嫩于金色軟于絲的翠色,而且裁出了明媚的春光,因而春風入了詩,楊柳上了畫。她們悅了人眼、醉了人心,讓人催生出有如春水一般的柔情...... “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秦地灞橋上才華橫溢的詩人站在煙柳下送別友人,情意綿綿,依依不舍,千叮嚀萬囑咐,道不盡深深的情,有如那纖柔的柳絲縷縷綿長。“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有聲有色,橫豎相間,遠近結合,全方位地描繪了西川的大好春色。“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元夕夜相會的甜蜜、相擁的纏綿,多么讓人期許和向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只簡單幾句便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征夫的心酸。春日出征時楊柳依依,情人款款相送,寒夜歸來雨雪交加,獨不見佳人相迎,讓他痛在心頭,不禁悲嗆欲淚。“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曉風凄冷,殘月破碎,離人凄楚躍然紙上。 “西湖春水綠于酒,西湖女兒嬌似柳。”這不僅歌頌余杭女子的美貌,而且贊美所有江南女子的多情。即使如蛇妖白素貞,一把抓住了愛情便不惜放棄千年的苦心修煉,要與許仙做一對平常夫妻。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卻遠遠超越了發生在人間的所有凡人俗事。白娘子無懼法海的威逼,不惜以命相爭,只要能圓一個錢塘女子溫柔的夢。《白蛇傳》最大的悲憤或許不在于白素貞被鎮于雷峰塔下,她既然無懼于死,又何懼于被鎮?人若無情,只為利誘,要想成為一個普通的人恐怕比白素貞都難。 西湖十景,最喜歡“柳浪聞鶯”。在和煦的春風中獨自一人靜靜地賞柳色蔥蘢,聽婉轉鶯啼,享受大好春光里的逍遙自在,多么悠然,多么愜意!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午后,一個人慵懶地仰臥在柳下的草坪上,讓一縷縷柳絲輕輕地拂在臉上,那種麻酥酥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喜歡在暮色靄靄的林間,欣賞那如瀑布一般的綠,層層疊疊,相擁相依,恰如一蓑綠色的煙雨,仿佛進入“花動一山春色,柳如畫”的幽美夢境。一邊看一邊想,一邊想一邊看,想得人春心萌動,想得人詩意盎然…… 漫步蘇堤,柳蔭漫漫,與春風拉手,帶著浪漫的詩心,沿著蜿蜒的長堤,為尋覓煙柳而來,滿目都是柳的蔥籠。那一樹樹楊柳或迎風搖曳,從容灑脫,或臨湖而立,眺望遠方,或含蓄幽思,恬然文靜。移步換景,哪一處不是滿眼滴翠的畫?哪一處不是柳色清新的詩?哪一處不是家國情懷?沉浸在這蔥蘢的萬縷叢中,思緒不由地飛揚起來:堤內的湖水泛動的不只是白素貞、蘇小小、柳如是這些女子多情的目光,更是詩人實踐政治主張的舞臺。西湖名勝最讓人揚眉吐氣的就是蘇堤,詩人不為風雅,只是為了解除臨安水患之苦而興水利、筑湖堤。“蘇公當日曾筑此,不為游觀為民耳”,于煙雨朦朧時漫步于蘇堤,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豈能忘東坡大學士之德? 漫步在白堤上,滿目的蔥蘢,遍地的春色。看,水碧如酒,柳影倒映,驛動者一幅陽春的油畫;聽,迎春花吹響了春的集結號,金色的聲音引來了鶯歌燕舞;聞,孤山梅莊冷香飄過,有“梅妻鶴子”的雅致,有“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一條白堤,就是一曲春天的歌謠,一行春天的詩句,一條春天的畫廊。人在堤上走如在畫中游,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垂楊小宛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的遐想中了……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這兩句古詩,道盡了女性纖柔婉轉的曲線之美。如風中楊柳一般的女人一定很標致,看到她們娉娉婷婷地走過來,確實讓人賞心悅目。喜歡美女本沒錯,但凡事要有個度。文采斐然的香山居士左擁樊素、右抱小蠻,更有春草立于前,聲色犬馬,貪圖享樂,如果他像蘇軾那樣嚴于律己,或許他的藝術成就會更大。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楊柳具有超乎尋常的頑強的生命力,無論土壤肥沃還是貧瘠,隨便往地里插一根柳棍,只要許它一陣春風、一場春雨,那光禿的柳桿上便會吐出一個個嫩芽,如同剛醒的幼兒睜開了朦朧的眼睛。它們日沐陽光、夜吸朝露,很快便蔥蘢如云了。 做人當如柳,要隨遇而安,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一份淡定自若的心態。在人生的春天,女人當如柳,柔軟不是柔弱,不是依附,而是包容;男人當如柳,剪去低俗,裁掉懶惰,懂得自律,才能為家庭遮風擋雨,成為國之棟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