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機比太太還重要 ※ 我做集錦照片,是希望以最寫實、最傳真的攝影工具,融合我國固有畫理,以一種“善”意的理念,實用的價值,創造出具有“美的作品”。 ※ 每一幀成功的藝術作品,都是在窒悶黑暗的沖映室中的心血結晶。 ※ 拿照相機就是我的生活。 郎靜山,浙江蘭溪人 1892年生于江蘇淮陰 14歲起喜愛攝影 此后九十余年相機就沒離過手 郎靜山一生酷愛攝影 精研攝影藝術創作無數 將集錦照相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 由于受了父親的影響 郎靜山從小就對繪畫很有興趣 少年時期啟發他 對攝影愛好的李靖蘭老師 也就是他的國畫老師 繪畫對于郎靜山的攝影 尤其是對他日后 所創造“集錦攝影法” 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郎靜山認為 藝術攝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畫面上的結構與層次有藝術性; 2.相片本身具有深刻意義,余意無窮。 中國畫以筆墨 攝影用相機 兩者工具雖然不同 但同樣都是要營造出美好的畫面 所以二者間道理相同 只是運用之法各有殊異 郎靜山的“集錦攝影法”之所以 顯得別具風格 主要是他本身就具備了 深厚的國畫造詣與修養 并將國畫中的畫理與攝影技巧融合為一 郎靜山曾表示 中國畫里所謂的“定景” 其實就是攝影里所說的“構圖” 中國畫的繪事六法里有所謂的 “經營位置”與“傳模移寫” 在用筆的時候可以 取舍萬疏、去蕪存菁 而攝影則限于機械與環境對象 唯有采取“集錦攝影法” 才能不受限制 所謂“集錦”就是 “集合各種物景,配合成章,舍畫面之所忌,而取畫面之所宜者?!?/strong> 集錦攝影的創作步驟非常復雜 包括了 收集素材、排比圖片、規畫草圖、 接合底片等好幾道過程 長期的堅持 為郎靜山的“集錦攝影法” 贏得了 “影中有畫,畫中有影”的贊譽 1995年4月13日 攝影大師郎靜山在臺北逝世 享年105歲 |
|
來自: 芝罘員力 > 《攝影師,攝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