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它所設東洋館專門陳列中國文物。在這里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周青銅器和玉器,春秋戰國以后的各種銅器、漆器、唐三彩、瓷器等,漢晉南北朝的各種石刻造像,歷代書法繪畫等。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后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種因素中國沒有再繼續追討。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寬平六年(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中止了遣唐使,日本同中國政府間的交流也一度停止,而傳到日本的這一部分的唐代文化卻慢慢融入了日本文化中,并且被傳承和發展,從而孕育出了一段新的日本國土文化。 隨著唐的滅亡,經歷了五代直到宋代,日本又開始吸收嶄新的宋代文化。宋、元、明各個時期,通過公、私的貿易船,以禪僧間的往來為主體的兩國間的相互交流日益增進,中國的各種文物流傳到了日本。 傳南宋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1 傳南宋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2 絹本著色 各150.3×90.9 東京國立博物館 在中國江南的毘陵(常州)等地,自五代以后,著色畫,水墨畫中均頻頻出現蓮池水禽圖。本圖帶有五代南唐顧德的款印,但屬南宋末期著色畫的代表性作品。畫作中可見蓮花自蓓蕾到開花再到落花的時間的推移。三井家舊藏品。 馬遠 賞月圖 南宋 李迪 紅芙蓉圖 南宋 李迪 紅芙蓉圖 (局部) 南宋 李迪 白芙蓉圖 絹本著色 各25.2×25.5 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羅漢圖 絹本著色 各118.8×51.7 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 佚名 維摩居士圖軸 米元輝 山水圖 郭忠恕 柳龍骨車 馬遠 山水人形圖 馬麟 林和靖圖 夏珪 五位圖 傳南宋 趙昌 竹蟲圖 絹本著色 100×54.5 東京國立博物館 傳南宋 陳容 五龍圖卷之一 傳南宋 陳容 五龍圖卷之一 紙本墨畫淡彩 45.2×299.5 東京國立博物館 馬遠 山水圖 傳南宋 毛松 筆猿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幅猴圖在表現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單純的寫實,在眾多的宋畫當中亦堪稱名品。據說所畫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國猴,除水墨之外還使用了金泥,工筆細膩自然。南宋畫院畫家毛松所作的說法始于狩野探幽,但此說缺乏依據。曾由武田信玄捐贈與曼殊院覺如。 南宋 傳馬麟 梅花雙雀圖 絹本著色 28.0×29.0 南宋 佚名 竹塘宿雁圖
南宋 馬遠 洞山渡水圖 絹本墨畫淡彩 77.6×33.0 東京國立博物館 傳宋汝志 雛雀圖 絹本墨畫淡彩 21.6×22.5 傳南宋 馬遠
筆寒江獨釣圖 絹本墨畫淡彩 26.7×50.6 南宋 梁楷 李白吟行圖 作品以簡煉的筆法出色地表現了詩仙太白的形象,堪稱梁楷的"減筆體"水墨人物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圖上的鑒藏印為巴思巴文字所寫的"大司徒印",據說是仕于元朝的阿尼哥之印。從狩野家摹本可知,在江戶時代,此圖與東方朔圖成對。曾為松平不昧所藏。 禪僧 牧溪(法常) 遠浦歸帆圖 京都國立博物館 南宋 梁楷 出山釋迦圖/雪景山水圖 絹本墨畫淡彩 東京國立博物館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圖 紙本墨畫 72.7×31.5 傳宋 石恪 二祖調心圖 紙本墨畫 各35.3×64.4 惠崇 雁圖 南宋 馬遠 舟人形圖浪圖 馬興祖 20.8×22 東京國立博物館;來源:網絡 來源:大風號.頂尖藏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