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我們的天下:秦始皇帝與漢高祖

     云起時候 2020-03-07

    皇帝休烈,平一宇內,德惠脩長。

    • 1 始皇帝的難題

    三十八歲的中年人站在咸陽最高的地方,他手上的竹簡記錄著王賁將齊王建俘獲的消息,按理說這是絕好的消息,山東六國在這一天盡數被滅,但中年人依舊憂心忡忡,他看著人來人往,眉頭緊鎖。

    中年人叫嬴政,在這一天之前他被稱之為王,在幾天后他被歌頌成始皇帝。這個尊號是他自己擬定的,他很滿意,卻也很擔心。

    誰能想到嬴政其實對這個未來的世界充滿著擔心呢?事實上沒有人能想到,因為從沒有人站在過嬴政的位置上,直到很久以后沛公和他的子孫才能明白,也只有這些人才能繼承嬴政的遺志。

    不擔心的人們開始慶祝這一重要時刻,可以確切地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秦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秦。從百年前開始,這個國家就已經受到了商君的極大熏陶。商君用慘烈的鮮血給這個古老的國家刻上了自己的印記。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嬴政身上,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仲父的巨大影響,這樣的影響讓他在某些時候顯得——顯得頗有良心——我無法判斷這樣的用詞是否準確,但我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了。

    所以當嬴政的丞相王綰看到新奠定的疆域時,他試圖提出一種嶄新的辦法:「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

    這個辦法是新的,王綰希望始皇帝封各個皇子為王,去管理距離咸陽很遠的地方,盡管很多人認為這只是在照搬周初的模式,但它確鑿是新的。

    回憶一下周初的模式。對周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世界已經是龐大了,從豐鎬到洛邑居然要走兩個月,這意味著一旦東邊出了事,周天子的動員能力是必然跟不上動員時間的,更何況周公旦居然在東邊整整征討了兩年。于是周天子選擇的是每占下一處土地,便就地分封。被分封的人里有姬姓的周人,也有很多其它姓的,他們拱衛著洛邑與更西邊的豐鎬。

    但是今天一切都不一樣了。王綰品嘗著勝利的喜悅,這種喜悅來自秦始皇帝,來自秦,但他王綰與有榮焉。所以他這么對始皇帝提出建議。

    李斯說不,始皇帝也說,不。

    始皇帝很清楚,現在和周初是不一樣的。

    周初是什么形勢?今天又是什么形勢?

    周初是開拓式的。當周天子苦兮兮地牢牢守在渭河流域時,他們口中的天下是不可以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東南西北的,當然如果他們的南只是豐鎬城的邊緣,那他們是無法成為真正的天子的。所以每多一塊土地,那便多分封出去,這種穩定的政治格局其實來自天下還沒完成被探勘。在這個基礎上,一個王對他人進行分封,盡管五等爵目前還沒有考古證實,但分封制度的形成卻是在商代方國的基礎上形成了。

    始皇帝羨慕地望著古老的歷史,當然,他也知道對方在羨慕自己。擁有任何東西都需要付出代價,他此刻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他能打下天下,但他接下來的任務更加艱巨。

    靠著都江堰最新的技術灌溉和巴蜀源源不斷的糧草,靠著商君留下的軍功制帶來的極大戰斗動員,靠著始皇帝出色的戰略目光,秦國完全依賴自身的力量將六國的合法性給摧毀了。但始皇帝是摧毀不了六國的。

    因為始皇帝在二十七歲那年干過一件事,他下「令男子書年」,于是他深刻地知道他要養活多少人。

    始皇帝苦笑地看著幾百年歷史對他考驗與嘲弄,也許在某一刻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這幾百年緩慢增長的人口。

    如果是商君,那么他會毫不猶豫地干著一些極不人道的獻祭,最后哪怕獻祭了自己。——但正如我們所想,始皇帝受仲父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所以在他嗅到會發生的可怖情景時,他還是退縮了。

    他試圖用一種方式緩和這樣的局面,他寄希望于使黔首自實田的齊民編戶。他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翻譯一下:如果不統一或者統一了卻實行嶄新的分封制,那列國征戰不休,天下會始終血流成河下去;那么他只能選擇統一,并且讓秦這個存在獨自承擔起養活這恐怖的人口的責任。

    韓非子假借齊太公和周公講過一個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說:「彼不臣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不友諸侯者,是望不得而使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無求于人者,是望不得以賞罰勸禁也。且無上名,雖知,不為望用;不仰君祿,雖賢,不為望功。不仕,則不治;不任,則不忠。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祿則刑罰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則望當誰為君乎?」

    但始皇帝沒有學商君和韓非子,他最后選擇的是征南北、修長城、修陵寢。

    所以當始皇帝最終選定了這種模式時,他不是步子跨大了,而是不得不如此。但沒關系,很快沛公就會知道要怎么做才能繼續下去。始皇帝送給了那個同齡人沛公最大的賀禮,于是秦漢同體,秦漢永生。

    現在先讓我們看一看,一個退縮了的嬴政,在上尊號皇帝后,是怎么開始的他接下來歲月里那無休止的奔波。

    • 2 天下有多大?

    在始皇帝的心中,統一天下的事情還遠遠沒算完。很多人爭議于始皇帝自二十六年后的五次巡游與好大喜功,但卻不理解這其中始皇帝的害怕與恐懼。而這樣的害怕與恐懼如果不由始皇帝承擔,它將會被更多的人承擔,最終被所有人承擔。

    「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于是乃并渤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還是在同一年,《史記·秦始皇本紀》里透露了一些不尋常的痕跡。

    「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于瑯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隗音五罪反。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于海上。」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這份名單,我們會發現,始皇帝這次巡游,帶的不是尋常人。其中有滅了楚國、魏國、燕國和齊國的王賁,還有王賁的兒子、后來巨鹿之戰的重要人物王離,以及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名字。

    在不熟悉的名字里,我們會看到馮毋擇。馮毋擇是誰呢?《漢書·馮奉世傳》里給了我們答案——

    「馮奉世字子明,上黨潞人也,徙杜陵。其先馮亭,為韓上黨守。秦攻上黨,絕太行道,韓不能守,馮亭乃入上黨城守于趙。趙封馮亭為華陽君,與趙將括距秦,戰死于長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趙。在趙者為官帥將,官帥將子為代相。及秦滅六國,而馮亭之后馮毋擇、馮去疾、馮劫皆為秦將相焉。漢興,文帝時馮唐顯名,即代相子也。」

    從這樣一系列的名單中,我們能真實地感受到一點,始皇帝這次特地挑選了最重要的一部分將領,讓他們跟自己一同出巡。

    那么始皇帝的這次出巡有什么目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里繼續記載了接下來的事情:「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這件事很出名,乍看之下似乎可以粗暴地與上文一同理解成始皇帝覺得天下一統,一切都屬于自己,所以他不在乎普天之下的一切,但我們要注意到這句話里是有轉折的。

    轉折就是那個字:「乃」。

    于是我們看到,始皇帝在尋周鼎而不得的情況下,才去湘山祠,可在這個過程中又遇到了阻礙。

    如果我們注意到其中的一些細節,那么才能咀嚼出始皇帝的真實用意。

    首先是周鼎。

    《史記·秦始皇本紀》里在早一些的時候,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

    換言之,秦的合法性,來自周。但這是始皇帝自己的看法,周是否真正認同了這一點呢?這需要證明合法性的周鼎來說話。于是始皇帝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是帶著將軍們去往東邊,直到大海之濱,證明已經沒法再往東了;一邊是在這種情況下渴求周鼎,從而證明莫非王土。

    可惜失敗了。因為失敗,始皇帝甚至做出了更大的決定,他要訴諸于舜,從舜處尋求合法性,這才有那句話記載里的那個字,乃。乃意味著這是臨時決定,而這樣的臨時決定是與上文有著必然的因果邏輯的。

    但舜也沒給他面子。

    周鼎沒有撈到,南渡還受了舜阻。始皇帝也許在那一刻意識到了,現在的秦天下,還不足夠成為天下。

    天下還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亡秦者胡的讖語就必然是后人的附會了。事實上發生的是——

    「三十二年,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北胡,南越。

    始皇帝想,六國還不是歷史留給他的最終任務,他必須進一步完成南北的進一步開拓。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里,嚴安說:「(始皇帝)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將兵以北攻胡,辟地進境,戍於北河,蜚芻輓粟以隨其后;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

    這才是始皇帝心中的奔波,他開鑿靈渠、在南越建城、在北方修長城,這一切都是他在向歷史呢喃。在這一切都完成的時候,我們看到——

    「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筑長城及南越地。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仆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悅。」

    「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在始皇帝的心中,自己的統一大業是在三十四年完成的,而不是二十年年。

    從那時起,他的憂心忡忡才得到了緩解。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次巡游中,他帶的是李斯、趙高和胡亥。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從,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十一月,行至云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上會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在這一次巡游中,他徹底放下心來,祭祀虞舜,祭祀大禹,他內心的合法性得到了慰藉。

    但事情就發生在這里,始皇帝死而地分。

    • 3 不要輕佻

    始皇帝以為自己解決了那個難題,但實際上修長城、修陵寢并不能真正讓問題得到解決,歷史永遠會告訴所有人,解決的辦法最終只有一個,始皇帝只是在遲緩它的到來,但它無法避免。

    歷史是容不得人輕佻的。始皇帝人生中最后一次的輕佻,葬送了一切榮耀,但非議會伴隨著他一樣永生,而永生的也不只是始皇帝,還有秦人。

    而另一個輕佻的男子,選擇了王綰提出的方案。事實上王綰的方案是可行的,但不是那時,也不是這時。那個男子不僅選擇了王綰提出的方案,還選擇了折衷的辦法,于是歷史留給他的,是極大的贊頌,和極大的嘲弄。

    那個男子叫項羽。關于這個人和他的家世,有很多可以延伸的內容,這里按下不表,我打算只聊一件事。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項羽分封了諸侯王,他不僅分封的是王,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并不比王尊貴,他只是西楚霸王,在他頭上,還尊義帝。

    貴在定分。

    項羽用他的輕佻和魯莽迅速證明了已經駕崩好幾年的始皇帝的敏銳。數十年前始皇帝的判斷幾乎在一瞬間就應驗了。

    「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臧荼之國,因逐韓廣之遼東,廣弗聽,荼擊殺廣無終,并王其地。田榮聞項羽徙齊王市膠東,而立齊將田都為齊王,乃大怒,不肯遣齊王之膠東,因以齊反,迎擊田都。田都走楚。齊王市畏項王,乃亡之膠東就國。田榮怒,追擊殺之即墨。榮因自立為齊王,而西殺擊濟北王田安,并王三齊。……」

    這一長串事件我們還能往下去看到更多,但一個義帝和西楚霸王對天下進行重新分封時,這一切不會再那么穩固了。而在我們這篇文章里,那個被封為漢王的沛公,終于要登場了。

    他叫劉邦。

    劉邦理解了始皇帝的恐懼與無奈,但賀萬錢的劉邦顯得更加地任俠,畢竟他的偶像是信陵君,于是在主動承擔責任的始皇帝之后,他開始逐漸必須承擔責任。

    劉邦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靠著群盜起家的沛公了,他的兵源不再只是那些不入流的賊寇。剛起事時的劉邦,動輒收碭兵,得六千人,與故合九千人,但當他接受義帝的盟約來到秦地時,只要他還必須依賴義帝的那句先入關中者王,他就不得不更多地偏近關中。

    劉邦不是貴族,很多很多年以前,他的祖輩就被晉國給滅了,所以他沒有天然的合法性,他必須不斷借助于他人。起先是陳勝的張楚,后來是景駒,然后是懷王,也就是后來的義帝。他的一切合法性都來自于此,所以他最后征討項羽時,也必須是為義帝復仇。

    于是漢王為義帝發喪,袒而大哭,哀臨三日。

    所以漢王必須清楚,他必須將自己的兵源從東南轉到西北。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于西北,太史公誠不我欺。

    當漢王被項羽逼得燒絕棧道時,只有卒三萬人從漢王,這里還大多數是山東之人。吏卒畢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

    漢王需要關中,關中也需要漢王。始皇帝之后,秦還在,只是它換了一個名字叫漢。約法三章的漢王坐在關中,看著已經變成了廢墟的一切榮耀,他閉上眼,明白了嬴政留給他的一切是什么,于是他發了瘋似的征兵。

    他的兵,迅速變成關中兵。

    源源不斷。

    「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愿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五月,漢王屯滎陽,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詣軍。」

    「漢王出滎陽,至成皋。自成皋入關,收兵欲復東。」

    「留四日,復如軍,軍廣武。關中兵益出,而彭越、田橫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

    ……

    諸如此類的記載數不勝數,漢王就在這樣的不斷有增兵的情況下,和項羽打起了巨大的消耗戰。

    為什么漢王有源源不斷的兵?《史記·蕭相國世家》說:「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

    當司馬遷和班固用如椽巨筆寫下這些字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否感受到了的靈魂震顫,這些字的背后展現的,是歷史無情的訴說。

    秦末漢初這幾年,死的人比任何時候都多。

    「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春,漢王部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

    ……

    項羽退場了,他帶著他不能原諒的分封諸侯王退場了。

    漢王登基了,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壁,奪其軍。然后就在定陶旁邊,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

    • 4 天下的盟主:皇帝

    仔細比較一下會發現,劉邦這個皇帝,其實不那么像始皇帝,也不像我們后世理解的皇帝。

    他是被諸侯王推舉的。《史記·高祖本紀》里寫得不太清楚,只說了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但《漢書·高帝紀》里寫得很明白:

    「于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

    漢王曰:『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虛言亡實之名,非所取也。今諸侯王皆推高寡人,將何以處之哉?』

    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又以辟陋之地,自漢中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漢王曰:『諸侯王幸以為便于天下之民,則可矣。』于是諸侯王及太尉長安侯臣綰等三百人,與博士稷嗣君叔孫通謹擇良日二月甲午,上尊號。漢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陽。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媼曰昭靈夫人。」

    劉邦有功,定關中,誅不義,這是對劉邦滅秦與滅西楚的功勞贊頌;劉邦封了諸人為王,這是莫大的榮耀,對他們來說是有德。在這樣的功德下,要想完成穩固的格局,那必須讓劉邦的地位超越他們,超越西楚霸王,超越義帝。

    貴在定分。

    所以劉邦登基皇帝。但這個皇帝不是秦始皇帝那種一統寰宇,而是盟主。

    但這樣的盟主必定是不穩固的,異姓王都分布在關東,劉邦日夜難眠。最后劉敬建議他定都關中。劉邦當天就啟程了。

    漢帝國的高祖,劉邦,本質上是什么呢?李開元給過一個定義,他說,這是一個復活了的秦,擁有舊秦王國的領土,繼承著秦國的霸主地位。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確實如此,各地封王裂土,高祖無法深入,只能在關中蓄勢待發。這樣一看,似乎一切回到了戰國末年,歷史迅速又回轉了。

    甚至于在這個時候,高祖還需要想辦法和關東隔絕開來,積極發展自身的生產。西漢初期的津關制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高祖這個皇帝,某種意義上是和諸侯王交換而來的,而高祖必須抓緊時間,因為一旦大家休整好了,那一切會回到過去。

    但好在高祖是有機會抓緊時間甚至拖延時間的,因為他是皇帝。諸侯王忽略了這一點,他們不知道,歷史等待了這么多年,就是為了這一天。

    歷史在等待一個由所有人來尊崇的皇帝出現。從始皇帝到西楚霸王,再到如今的漢高祖。終于這樣一個人出現了。

    也許有人說,我們不該稱之為高祖,但事實上,《史記·高祖本紀》里有記載:「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高祖,是一個獨屬于劉邦生前的特殊尊號。

    皇帝的出現意味著很多事,最重要的,意味著即便他現在還需要妥協,但他也是大家認同的有功德的盟主。所以在李開元的定義上,我們要再加一句話:漢初的形態就相當于戰國晚期的割據勢力,外加一個所有人頭頂上的皇帝。

    漢初的時候,漢朝的政治實力和戰國時期的秦國其實沒有區別,差別只是各諸侯國尊崇皇帝這個稱號。也就是說從秦始皇到漢高祖,爭的就是這個皇帝名號的確立。

    這是名器。

    《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這是一個比周天子還要尊貴的名器。諸侯王們既然一致同意了它的存在,那么任何單獨反對它的人,都會在合法性上失去先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

    這是高祖第一次看到名器的意義,有了名器,即便是實力相當的諸侯王,也不得不臣服,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當我們看到張家山漢簡出土的《二年律令》和《奏讞書》時,會有更加強烈的感受。漢初的律令僅涉足于漢「國」所能直接管轄的寥寥數郡,至于在諸侯國內的法律,則由諸侯國自行頒布。

    有了這樣一個背景,我們再來看家喻戶曉的故事緹縈救父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那不只是一個小女孩的孝心和文皇帝的仁慈,更深層次的是文皇帝對齊國內部法律的插手。——如果不了解這個背景,這在我們今天也是難以想象的。

    而我們今天之所以難以想象,恰恰要感謝這一連串的名單:秦始皇帝、漢高皇帝、漢文皇帝、漢景皇帝,這里面有的是謚號,有的什么也沒有,但為了便于稱呼,我們就這么說了。

    在這三代四人的努力下,從異國諸侯到易姓諸侯,然后是軍勛集團,緊接著是同姓諸侯,最后在一場七國之亂中,一切塵埃落定。

    最后這一切交到了彘兒的手里,他有另一個名字,劉徹,漢世宗。人們一般叫他漢武帝。接力棒從這時開始,我們才真正理解了大一統的意義。

    上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擊筑自歌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上乃起舞,忼慨傷懷,泣數行下。

    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參考資料: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宋鎮豪《商代史01:商代史論綱》、李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劉海年《戰國秦代法制管窺》、林崗《秦征南越論稿》、田余慶《秦漢魏晉史探微》、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楊健《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李俊芳《漢代皇帝施政禮儀研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二区|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虎白女粉嫩尤物福利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俺也去俺来也|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大地资源中文第二页日本| 少妇愉情理伦片BD| 97欧美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淮北|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 做暖暖视频在线看片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免费人成网站免费看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成人国产片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