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過許多父母,他們跟我說,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卻不聽他們的話,反而聽都是的話。這是為什么? 看到他們的困惑,我認真分析了存在這個問題的本質原因就是:交流出現了問題。一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缺乏;二是父母不能很好地與孩子交流;三是交流的形式過于單調;四是交流太過于粗暴;五是交流中對孩子沒能嚴格管理。 那好我就這幾個問題來一一回答。 一是孩子與父母缺乏交流。這種情況相對普遍,因為部分家長根本沒有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而在孩子幼小的內心世界里,他們對父母的依戀最為迫切。當孩子還在是胎兒的時候,他們就與母親進行了血與肉的靈魂式接觸。這時如果父母雙方關系淡泊,對胎兒的影響非常巨大,甚至會形成一種生活定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質類型。如果這時母親與父母都用一種親近和關懷的方式與胎兒進行交流,那么孩子生下來就會健康一些,而且他們的氣質類型也更加傾向于活潑開朗,而且更加自信。反之,性格將有些偏極。所以說,與孩子相片,你一定要學會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呵護他們。畢竟他們來到這個世上是家長把他們帶來的,他們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 二是父母不能很好地與孩子交流。這個現象相對普遍一些,畢竟沒有多少家長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所以他們與孩子的交流其實很糟糕,有的喜歡用成人的方式來要求孩子,有的喜歡用中國人人的孩子方式來要求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是很糟糕的方式。我見過一個父親,他很愛他的兒子,但他從來沒有表揚過自己的兒子,他總覺得自己的兒子那里都不如其他人家的孩子,而且他要求兒子和他一樣做事和處理事情。最后他兒子幾乎和他打架,甚至要斷絕父子關系。他找到我時就對我說,這小子,我是教不下來了,你幫我解決了他!你看,他的方式很直接,自己的孩子自己都教不下來,那么中國人更教不下來了。我就對他說,你在一星期內認真觀察一下你兒子,只要他一轉變,你就表揚他。而且你要少說話,做得到嗎?他說他會改變嗎?我說會的,你要相信自己的兒子。最后他終于告訴我,他發現他兒子并沒有那么差!所以說,與孩子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表揚。 三是交流的形式過于單調。有的父母和孩子交流就是那么幾句話,飯給吃了,回來了,睡覺,走去++地方。就這么簡單的交流語言。大家要記住,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他們與你作對,其實就希望得到你的關愛。父母要經常與孩子做些親子活動,比如幫他整理家務,讓他幫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參與家庭管理,學會有責任感。不要簡單地武斷地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在他的允許下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這樣他們就養成了與父母交流的習慣! 四是交流太過于粗暴。粗暴的方式是大多數家長與孩子的交流的一種方式。很多家長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這樣粗暴的方式當然孩子不會接受的,即使接受,他們幼小的心靈會受到一種無形的傷害。如果出現這樣的教育方式,我希望父母要學會接納自己的孩子。有個家長,他自己很聰明,但孩子卻不夠聰明,她感覺到沒有面子,在我的面前都用手指頂著孩子,說老師,她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我崩潰。我對她說,,你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讓我崩潰。她最后在我的勸導下,慢慢和她的女兒建立了一種和平的教育方式。最后孩子學習非常努力,雖然沒有考上985,但也考上了二本,最后考上了公務員。她經常遇到我說,老師,如果沒有你,我那孩子肯定不會成為這樣的人。我說,這是你的功勞!我要說的是粗暴的教育方式千萬別相信,現在的孩子不是用棍子教育出來的,而是用感情引導出來的。 五是交流中對孩子沒能嚴格管理。不論你怎樣教育孩子,對他們需要嚴格管理。學校、家庭如果不嚴格管理孩子,孩子到社會上,社會是不會嚴格管理他們的。所以嚴格管理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怎樣嚴格呢?最好就是自己以身作責。 我所講的交流其實就是兩百教育中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代溝。這個代溝不是因為孩子本身,而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的確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然學校只能幫助你的孩子拿到高分,不可能幫你教育成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