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區是省會鄭州的中心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轄區總面積1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萬人,有多個大型商圈和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站—鄭州火車站、全國最大的醫院—鄭大一附院,社會治理難點較多。 今年以來,二七區以“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效年”行動為牽引,以“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總體目標,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實戰功能,深入實施“降發案、保平安”利劍行動,努力實現公眾安全感、執法滿意度“雙提升”。 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效年”行動,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補齊基層社會治理短板,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二七社會治理新格局,努力將“平安二七”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實現社會矛盾糾紛總量、治安刑事案件總數“雙下降”,公眾安全感、執法滿意度“雙提升”。 工作措施 以“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效年”行動為牽引,以“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為總體目標,深入實施“降發案、保平安”利劍行動。 1. 精心打造區級綜治中心 根據中央、省、市關于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精神,結合二七實際,按照“三室一廳”建設標準,高標準建設了集社情民意調查室、社會心理服務室、矛盾調處室、信息研判室、群眾接待廳等為一體的區級綜治中心,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智慧信息平臺與各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對接。 在各級綜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詢室、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并安排專業心理咨詢師,對各類特殊人群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降低社會面特殊人群犯罪概率。 2. 高水平建設綜治信息平臺 二七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息平臺采用“9+X” 總體框架。根據現階段綜治業務需要,重點打造“9+16”模式,“9”是指“綜治組織及綜合業務、實有人口、特殊人群、重點青少年、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社會治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校園及周邊安全、護路護線等”9個基礎數據應用平臺,在此基礎上實現大數據挖掘、研判分析、統計報表、綜合查詢等;以科學布點布建理論為支撐,根據業務需要研發“16”個應用子系統,分別是“事件處理、矛盾調處、指揮調度、統計分析、視頻會議、現場直播、民調熱線、網格服務、環境監測、地理信息、智能巡防、智能考勤、人像識別、積分管理、移動辦公、績效考評等”業務應用平臺。 建成了二七區綜治信息化指揮中心,該中心集工作指揮調度中心、視頻監控管理中心、數據分析研判中心三位一體,可以實現對綜治相關工作和數據的收集和動態監管,能夠直觀、完整、準確、清晰、靈活的顯示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便于及時做出判斷和處理,實現實時監控和集中指揮、統一管控。 二七區綜治信息化平臺設立三個客戶端:平安二七領導決策版APP客戶端、綜治隊伍版APP客戶端、平安二七服務群眾版APP客戶端。 全區各級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巡防隊員、輔警、暫住人口協管員通過“綜治隊伍版APP客戶端”可實現簽到考勤、工作上報、數據統計、事件處理、突發事件現場直播等功能功能,接受各級綜治中心指揮室或安裝“平安二七領導決策版APP客戶端”的領導指揮。 3. 成立社情民意調查室 二七區為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及時了解把握群眾對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的期盼和需求,在區綜治中心設立了民意調查室,組建了一支有10名工作人員的專職民調隊伍。 以全省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模本,統一印制《二七區公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走訪調查表》,開通設立民調熱線(606-12340)。 通過電話加電腦輔助調查等方式,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并按照問題的性質和管轄權限,通過綜治信息系統分派到各鄉鎮(街道)、各成員單位進行解決,對解決的情況進行跟蹤并對群眾進行及時反饋。 截止目前累計在全區范圍內發放了100萬份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問卷,共錄入165572份居民電話信息;民調中心9個民調坐席共撥打出民調熱線15000個,共收到轄區群眾反映問題88條。 同時面向轄區群眾推廣應用綜治信息平臺移動APP,最大限度釋放綜治信息平臺實戰效應。 4. 努力提升治安防控水平 二七區將視頻監控系統與區綜治中心信息化系統進行無縫對接,由區委政法委對全區治安防控情況進行統一指揮調度。 一期工程共安裝視頻探頭1100個,接入社會資源128家;二期工程共安裝300路人像卡口攝像機、60路車輛卡口攝像機,視頻監控平臺擴容2.5萬路,社會單位聯網428家。 同時,針對轄區老舊無主管樓院較多、盜竊案件發案較多、管理混亂的特點,采取統一規格、統一模式在無主管樓院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實行刷臉進入,2019年計劃對全區1403個樓院分類升級安裝人臉識別智能門禁系統。 二七區視頻監控中心在實戰指揮、偵查破案、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創新社會治理和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視頻追蹤共計112起案件,發現案件重要線索67條,破獲案件5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利用靜態人像比對確定25名嫌疑人身份信息,通過動態人像抓獲6人,抓獲逃犯5名;調取監控381例,其中案件類132例、服務民生類125例、交通事故類124例。 5. 完善“降發案、保平安”警情調度機制 由區綜治中心牽頭,鎮(街道)綜治中心負責,在每個網格中建立由民警、社區專干、輔警、巡防隊員組成的“降發案”治安防控小組。 堅持每日警情調度、每周會商研判、每月打防通報,有針對性開展巡邏布控、集中整治。 每日下午在綜治中心視頻調度平臺開展“日調度”,對前日發案情況和治安防控小組成員進行調度。 每周一召開專題會議,對警情發案前三的村(社區)進行會商研判,對連續三周高發案前三的村(社區)實施重點管理,對連續高發案前三的鎮辦書記(主任)進行約談。 由區委政法委科級以上干部、各公安分局班子成員“一對一”分包各個鎮辦,主持召開分包單位重點發案區域整治督導周例會,推動解決治安防控問題。 6. 建立警情回訪機制 建立侵財類案件回訪制度,施行侵財類案件臺賬式管理,由鎮(街道)政法委員牽頭,鎮(街道)綜治中心負責組織網格“降發案”治安防控小組對受損群眾進行入戶走訪。 二七區解放路公安分局針對轄區地處鄭州市核心商業區、治安狀況復雜的特點,在區綜治中心的指導和協調下,廣泛吸納轄區社會各界人士,成立了“治安防范課題小組”,結合區綜治中心警情研判分析情況,深入分析研究影響社會治安的問題,構建了以公安機關為主,轄區商場、企事業單位、沿街門店、巡邏處置隊等為輔的治安防控網絡,轄區的發案率連續下降。 社會治理難在整合、重在預防、貴在長效、安在制度、成在文明。在二七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二七區侵財類警情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7.7%。相信二七區隨著智慧綜治平臺的繼續完善,綜治中心的實戰應用成效會更加凸顯,社會治理水平會更進一步提升。 編輯:楊淑芳 來源:鄭州市政法綜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