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阿尚先提的,竟是尚在腹中的皇太孫。他道公子此生有兩愿待償。一為前世慘遭屠戮之仇,二為叔父篡權謀逆之恨。兩廂相較,還是后者更是為孽。 敗國之君之亡,雖是慘烈哀憐,然畢竟是國之爭端,故雖有憤恨不甘,也是天道循環。 而公子前世叔父,不僅假傳詔書逼死親兄,更是不分男女,屠盡了手足。雖說公子逃過此劫,最終也是登了大寶。然只得四十余日便是自搏手腳,敗降于人,終致身死。 若非叔父謀逆在前,若是公子父親得承大統,國未必亡,仇也無由添。故于公子看,此乃國仇,更是家恨。 因果之下,公子今世投身為羽王今世之子。所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原本只要做得這一世父子,為父的為兒劬勞一生,也就是化解了前世冤仇。怎奈羽王命運多舛,這嫡妻王妃,居然也是前世孽賬未償之人。 冤怨相會,引得無數厲魂聚首不散,也是激起了公子元魂本已逐日消亡的仇怨。畢竟魂魄智識不全,一旦仇起便是不分不辯,只顧宣泄怨氣。 皇后聽他說了半日,也并不是個解法,只在說因,當即擺擺手道:何因不要緊,如何解才是要緊。 東方阿尚道皇后莫急,畢竟太子他們三人相牽相絆,這因是必須要交代清楚了,才能有解。皇后又道:本宮算是聽清了一件事,那便是若無有太子妃,這孩兒竟是托生在哪個的肚子里,都是無事的,對否? 東方阿尚點頭稱是。道若是托生在別人那里,公子了不得便是頑皮些,能闖禍些,多讓父親操些心罷了。 皇后不再言語,也是知道了原來太子妃是那癥結。只是她畢竟只是眷屬,今立明廢全憑皇家取舍,根本無有她置喙之地,倒是又能生出什么事來? 阿尚知道皇后必然是在默想太子妃之事,便道:那太子妃前世本不愿殉,羽王不舍愛姬,又是擔怕她為敵軍所擄有失清白,這才是一劍賜死,招來了她的滔天恨意。這恨意讓她遲遲不愿歸位,一心只待羽王轉世,就要一雪前仇。她好不易等得羽王今生轉世于太子之身,費盡了周折,洞曉了天機,才是托生在尚書令府。 東方阿尚說完還道了一聲“幸哉!”還好是今生不曉前生之事,萬般種種,只是元魂作祟,不然太子怕早已魂回九天,只能待下世投胎,才能以仁德以報天下,化前世之戾了! 聽了這么許多,始終也不得其要,皇后已是全無耐心再讓東方絮叨,她道:如今本宮信也是信了,不信也是信了。這元魂也好,前生也罷,倒是聽夠了。你且爽快把解法說來便好。本宮只想太子回朝,再無有他! 東方阿尚對皇后施了一禮,說此法雖是可保太子無恙,但還是免不得有人為此傷心勞神,況且若是皇帝陛下于此有疑,又該當如何?! 皇后愈加不耐,說皇帝陛下是否有疑本宮尚且不知,但若阿尚還要推三阻四,本宮第一個要疑了!阿尚口口聲聲說是有解,然到此時,本宮竟是一字未曾聽得,且說是太子與阿尚一處,本宮也是未曾見得。。。。。。。 東方阿尚聽得皇后責怪,非但不惱不急不怕,反而倒是像落了心,笑了笑道:皇后若想見著太子,怕是還需多些耐心。只怕要等此事了結圓滿,太子方可放下心事,重返凡塵! 皇后意味深長地與東方阿尚對視許久,嘆了口氣道:自當是要圓滿。本宮的神思但不能付之東流。 東方阿尚再不拖延,總共說了三條 其一,太子妃需得出家修行,終身不得還俗。只有日日誦經奉佛,才是能洗去她那一生兇戾之氣。待到成道圓寂之時,便是星宿歸位之刻。這一世,也算是修成了大功德了! 其二、未出世的太子府公子,未來不能養在太子府,不能養在皇宮,更不能養在出家的太子妃跟前。因他的心魔所指是篡位的叔父,故此是當要找一位嫡親的叔父來養。且因著前世的緣故,不能過繼為嫡,只能為庶。而這叔父,不能異地就藩,也不能在朝堂司職,但必要是離得兄長近,必要忠義兩全,只有如此,才是能讓那公子體會了“兄讓弟恭謙”之情,以此化解了前世不得之怨,而皇室也終能得個“子孫皆興隆”。可若萬一那叔父起了異心,那公子就回是舊夙不除更添新怨,一旦如此,屆時就是江山倒置,宗室絕滅! 其三、如此種種皆是天道。此二法無論怎樣取舍都是只能得其一,無論是誰起了僥幸,想要兼得,那便是要遭天罰!另若是一心有疑,不肯信者,無論是輕重緩急,總有一日也是必遭天譴! 東方阿尚說完,還不忘問了一句:皇后對于這天罰當是記憶猶新罷! 事到如今,皇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帝竟是對的!自己那半信卻是錯得不能再錯!然又怎樣?!然又如何?!兩相權衡取其重,自當是顧全了太子才是首要!且那東方阿尚陰陽怪氣的意思,竟是可以操縱“天罰”,自己與皇帝已是毫無知覺地著過一次道了,誰又會知何時會是其二?誰又回知自己這長子是布下了多大的網,又是布了多久?! 若問太子為何要大費周章,只為廢一個嫡妻,棄一個嫡長子,圈禁唯一的親弟。。。。。。皇后默默自嘆一聲:本宮竟是猜不透自己生養的孩兒啊! 然既已來了,既已定了,再多的惆悵也是惘然。皇后硬硬心腸:太子妃可以再娶,皇孫可以再生。若覺太子妃委屈了,為她建一個庵堂都是可以,日后左右不改她的用度便是;若覺得嫡長孫虧待了,過繼庶出只當嫡出養著就好,日后等大了,另外封個藩王,這一世也是無憂了;至于二皇兒,他已是與太子之位無緣,日后本就該是忠義于兄。只是如今外藩顯然是不成了,那便多在京里多貼補些產業于他,也就是了。 自古皇室多恩怨。兄弟相殘,父子互弒比比皆是。皇后雖是對太子的陰謀設計有感于傷,然退一步,他畢竟未曾是要了誰的性命,也是留了一線。且坐江山,當帝王,自然是要多謝心思謀略,畢竟如今不是征戰之時,無需二皇子與他岳家那般的勇武之人! 當下皇后便與東方商定,待等一切塵埃落定,太子便會出關回宮,一切,又會是跟從前那般,一無更改! 皇后離了那里,卻并不回宮,一路徑直,到了太子府。太子妃見皇后親至,雖是意外,也還鎮定,然皇后見著太子妃那略已顯懷的肚子,卻是泛起了心酸。怎奈何!這母子倆的命運不濟啊! 皇后喊了太子妃進到內室密談良久。待出來之時,太子妃一如既往的寧靜沉著,皇后倒是淚痕漣漣。 皇后出了太子府,又是急往二皇子府而去。本以為會跟在太子府一樣順遂,卻不料天不助她,起了好一番風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