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娃·今出川幸子 人生漫長,諸多無奈。 能夠憑借自己的努力,過上喜歡的生活,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幸運。 前半生,或明或暗,或好或壞,一切終成往事。 沒有一個冬天無法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記憶無法清零,但愿我們能往事不回頭,余生不將就。 后半生,最好的活法,其實是這四種。 活得簡單一些 放下過去的負擔和拖累 一位青年近來感覺活得很痛苦,甚是煩惱。 他來到一座寺廟里,向一位僧人請教,僧人把他帶到一片空曠地帶,問到:“你抬頭看看,看到了什么?” 青年答:“我看到了天空。” 僧人說:“天空夠大吧?但我可以用一只手遮住整片天空。” 青年不敢相信。只見僧人用一只手掌蓋住了青年的雙眼。 僧人問他:“你現在還能看見天空嗎?” 生活中的小挫折、小煩惱,就像這只手掌,如果總是放不下,把它們擺在眼前,擱在心頭,就會遮住整片天空,讓我們錯過晴空和彩霞,錯失人生中新的精彩和美好。 就像泰戈爾說的:“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過去只是人生的經歷,并不是一種負擔。 把心門打開,讓沉重的心事流淌,為心靈保留一片天地,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不困于心,不亂于情。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可以治愈一切傷痛。 曾經以為過不去的坎兒隨時間流逝,漸漸淡忘。 前半生我們不斷拿起,后半生要記得放下,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遠。 活得任性一些 做真實的自己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說:“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電影《七月與安生》中,七月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過著安穩的生活,按部就班地學習考試、工作戀愛。 她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考一個好學校,找一個好工作,嫁一個好老公。 七月的骨子里有一股任性和叛逆,只是她習慣了把它們藏起來。 她明知戀人的背叛,依然選擇隱忍。 明知閨蜜和戀人之間的“秘密”,依然不敢戳穿真相。 在人際交往中,她寧愿討好,也不愿表達自己的憤怒。 直到平靜的假象徹底被撕碎,愛人在婚禮上逃跑了,她才像籠中鳥飛出了囚籠,她剪掉了長發,遠離了熟悉的家鄉,獨自一人去環游世界,她活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過上了自己曾經羨慕的生活。 列斯科夫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活著給別人看,一種是給自己看。” 人生最勇敢的姿態,是敢拒絕、敢任性、敢反抗,而不是像鴕鳥將腦袋埋在沙子里,裝聾啞咋,任人擺布。 活得任性,是一種勇氣,更多人停留在舒適區,不敢任性,失去了選擇的權利。 活得任性,是一種底氣,更多人選擇隨波逐流,不敢任性,丟掉了真實的自己。 蔣方舟說:“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都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故作討喜的樣子。” 余生很短,不如活得任性些。 活得年輕一些 有自己的愛好 蔡瀾曾說過:“但愿自己能像紅酒,越老越醇,一股香濃。” 在變老的路上,有人越活越無味,老氣橫秋;有人越活越有趣,朝氣蓬勃。 96歲的“老頑童”黃永玉就是公認的最酷“90后”。 生于戰亂之中,13歲流落異鄉,艱苦謀生,14歲發表第一篇畫作,32歲聲名鵲起,轟動全國,50歲考取駕照,70歲去意大利游學寫生,80歲登上《時尚先生》封面,95歲開著法拉利四處兜風。 如果將“人在什么年齡,就該干什么樣的事”這句話從我們的生命中抽離,我們會發現人生將豁然開朗。 人生每一個年齡階段都只有一次,也都同樣珍貴。 而更多人的真實寫照是:年齡越大,世界越小。 尤其是人到中年,生活里充斥著柴米油鹽的瑣碎,人心難免變得功利。 一個人若是沒有愛好,對什么都失去好奇心,凡事只計較“有用”還是“無用”,生活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命力。 生活的煩惱、工作的壓力、感情的不順,往往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只能依靠自己的方式去消解與升華。 杯小茶說:“有愛好的人,一餐一飯都變得有滋有味,一朝一夕都變得詩意盎然。對世界如此熱愛,對生活如此珍重,這樣的人,靈魂是不會衰老的。” 生活刻板、不茍言笑、毫無嗜好的人,即使再年輕,也是真正的“老人”。 將平淡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有聲有色,不是技巧,而是智慧。 生活是很好玩的,成年人的童心不是天真,而是歷經沉浮、看透世事的寬容與灑脫。 活得舒服一些 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黃渤曾被人問過:在意別人說你丑嗎? 黃渤說:“不在意,因為在意了也沒用。” 一句話說透一個真相: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無法讓別人閉嘴。 白云禪師有一次和他的師父楊岐禪師對坐,楊岐問:“聽說你從前的師父大悟時說了一首偈,你還記得嗎?” 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顆,久被法勞關鎖,一朝法盡光生,照破山河星朵。” 語氣中包含了幾分得意。 楊岐一聽,大笑數聲,一言不發地走了。 白云怔在當場,不知道師父為什么笑,心里很煩悶,整天都在思索師父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第二天實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問師父為什么笑。 楊岐禪師笑得更開心了,對著因失眠而眼眶發黑的弟子說:“原來你還比不上一個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卻怕人笑。”白云聽了,豁然開朗。 很多時候,我們陷于別人的評價之中不能自拔。 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都可能攪擾我們的內心,真的不如小丑笑罵由他、自在灑脫,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說: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當有5個人告訴你往左走的時候,一定還有5個人跟你說往右走,如果你做事是為了他人的認可、欣賞或贊美,你會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方向。 你靈魂的尺度,得由自己去丈量;你人生的價值,得由自己去衡量。 前半生喜憂參半,恩恩怨怨都已過去。 后半生,記住這四種活法: 放下過往的負擔,活得簡單點; 掙脫繁瑣的束縛,活得任性點; 培養有趣的愛好,活得年輕點; 忘掉別人的評價,活得舒服點。 共勉。 *作者簡介:卡娃·今出川幸子,文章首發于公眾號:卡娃微卡(ID:kawa01),讓千萬女性看見美好。轉載請聯系卡娃微卡。 給卡娃點個【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