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紀時,羅馬教廷企圖擴張自己的勢力,不僅要把東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還夢想奪取伊斯蘭教控制的巴勒斯坦。教廷的這種想法正和貪婪的西歐封建主、大商人不謀而合。歷時近200年對地中海東岸的伊斯蘭國家的侵略行動開始了。 十字軍的由來十字軍東征是指西歐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會以維護基督教名義,對地中海東岸發動的侵略性遠征。因為東征軍隊的衣服上均有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 十字軍 1095年冬,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的克勒芒召開宗教大會,參加大會的有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的主教、封建領主、平民近幾千人。教皇煽動教眾“圣城耶路撒冷是耶穌基督誕生的地方,他的陵墓也在那里,但邪惡的異教徒占領了圣城,是奇恥大辱,主懇求你們奪回圣城耶路撒冷”,他還鼓吹“東方國家的土地是留了蜜和奶的土地,連窮人都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笨駸岬慕瘫姼吆簟罢仁サ亍薄ⅰ暗揭啡隼淙ァ薄?/p> 克勒芒宗教大會 當時西歐遭遇多年災荒,農奴、手工業者生活非常困苦。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也做夢到富庶的東方大撈一把。他們在胸前繡上紅十字,表明要走上“主的道路”,為拯救圣地而戰。 進攻耶路撒冷幻想著到東方過上富足生活的貧困農民,是第一批東征戰士,饑餓和貧窮使他們失去了理性。他們衣衫襤褸,拿著棍棒、鐮刀做武器,帶著妻子兒女,奔赴夢想中的天堂。他們一路上不斷受到當地人的襲擊,又沒有足夠的糧食,走到集合地點君士坦丁堡時,已經死亡了3萬多人。 貧農十字軍 封建領主率領的騎士隊伍更加龐大,奴仆們背負著武器鎧甲追隨著主人。他們沿途燒殺搶掠,沿途的居民受到了沉重的災難。 1097年春,十字軍渡過黑海海峽,進入小亞細亞半島,先后攻克了尼西亞、安條克等重要城市,1099年包圍了耶路撒冷。駐守耶路撒冷的只有幾千名士兵,在雙方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他們奮力抵抗,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經過40多天苦戰,十字軍于7月15日攻陷耶路撒冷。 十字軍占領耶路撒冷 他們無情的屠殺見到的所有居民,不論是老人、婦女還是孩子;他們洗劫伊斯蘭教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在寺里劫掠一切物品;他們逐門逐戶闖進住宅,誰先進入誰就獲得占有那戶住宅的權利。血腥的屠殺把耶路撒冷變成了恐怖和仇恨之城,瘋狂的掠奪使入侵者個個成了富翁。 不斷失敗的“十字軍東征”為了鞏固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統治,十字軍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及3個附屬國,加強掠奪和鎮壓。當地人民的激烈反抗,使得十字軍的統治不得安寧。隨后,西歐封建主又發動了第二次東征,但以失敗告終。 十字軍東征路線和耶路撒冷王國及其附屬國 1187年,土耳其人先后征服了西亞廣大地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耶路撒冷,并擊潰了第三次東侵的十字軍。 東羅馬帝國的災難教皇英諾森三世積極策劃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一次他的目標是埃及。教皇要求東羅馬帝國征集士兵參戰,并使東正教從屬于羅馬教廷,遭到了拒絕。教皇非常憤怒,與他分庭抗禮的東正教早已是他一大心病,必須嚴厲的懲戒他們。 海上運輸能力最強大的威尼斯本來就不愿意進攻埃及,埃及是他們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而東羅馬帝國卻剝奪了威尼斯人商人在當地經商的權力,拔掉東羅馬才是最大的目標。于是,威尼斯和十字軍達成秘密協議,進攻東羅馬帝國,教皇英諾森三世批準了他們的計劃。 巔峰時期的威尼斯 此時的東羅馬帝國正處在風雨飄搖中,1204年4月,十字軍攻克君士坦丁堡。如狼似虎的十字軍對這座歷史名城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和掠奪。藏書豐富的君士坦丁堡圖書館在火海中化為灰燼;圣索菲亞大教堂的祭器、雕刻藝術品也被砸毀、打爛。許多居民在十字軍的燒殺搶掠中喪生,劫后余生的人永遠活在恐怖的回憶中。信仰基督教的東羅馬也慘遭厄運,十字軍徹底剝下了“圣戰”的外衣。 十字軍在東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拉丁帝國,把東正教會置于羅馬的統治之下。威尼斯人也獲得了大片領土和許多戰利品。 拉丁帝國及其周邊 “兒童”十字軍為掩飾十字軍東征不斷失敗的內幕,教會和封建統治者散布奇怪言論,說什么無罪的兒童比有罪的成年人更能得到上帝的保佑,他們可以奇跡般的奪回圣地。統治者桑心病狂的組織起兒童十字軍東征,狡詐的商人在這里嗅到了發財的味道,一個商人貌似慷慨的提供船只,運送十字軍,來自法國的數萬名兒童在1212年分乘7艘商船出發,在地中海船隊遭到風暴的襲擊,一部分人葬身大海,其余的都被賣到了埃及做奴隸。另一只從德國科倫出發的兒童十字軍,在路途上就死了三分之二。 兒童十字軍 結語此后,教皇又多次組織十字軍東征,但響應者越來越少,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十字軍在東方的領地相繼喪失。1291年十字軍最后一個據點阿卡城被埃及人攻克,歷時近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徹底失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