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經典的詩詞,韻味雋永,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 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3首流傳千古的極品詩詞,反復咀嚼后魅力不減,讓人拍案叫絕。如果你喜歡這些詩詞,可以背下來哦。 第1首,《待儲光羲不至》:重門朝已啟,起坐聽車聲。要欲聞清佩,方將出戶迎。晚鐘鳴上苑,疏雨過春城。了自不相顧,臨堂空復情。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大家都很熟悉王維,都知道王維是著名的田園山水詩人。 可能一些朋友不太熟悉儲光羲,其實儲光羲也是田園山水派代表詩人,和王維更是好朋友。 從詩題可以看出,王維滿心期盼,等待著朋友儲光羲到來。然而儲光羲并沒有如約到來,讓王維悵然若失,懷著略帶復雜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 詩歌開頭先寫王維早上的等待,非常關心門外的馬車聲,體現王維翹首以盼之情。 頷聯兩句通過細膩的描寫,將這種等待的場景更加生活化,也更加細膩入微。王維還以為是聽到儲光羲身上的玉佩響聲,忍不住想要出門去迎接,卻只是一場空。 前四句通過聲音的描寫,體現了王維內心的焦急等待。 而“晚鐘鳴上苑”同樣用聲音凸顯心境,只是隨著時間的轉移,到了晚上,天還下起了雨,王維逐漸確定儲光羲是不會到來了。 于是王維內心深處的悵惘可想而知。 但詩人之妙,就在于出人意料。王維先自我安慰了一句:“了自不相顧,算了不去想儲光羲這個失約的家伙了。” 但是王維的內心依然還有一份希冀。回到了堂上的王維,依然對儲光羲的到來懷著期待之意。 只可惜,一個“空”字就讓“臨堂復情”的無怨無悔多增添幾縷悵惘之情。王維縱然曠達,內心中依然忍不住有點小怨念:“說好了來拜訪我,怎么可以對朋友失約呢?”而這種怨念和悵惘,就算隔了千年,依然讓人們可以共鳴。 第2首,《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詞人賀鑄。賀鑄雖然長得丑,但是他得到了一個好妻子。只是,妻子早早過世,讓賀鑄滿懷悲痛,寫下了這首《半死桐》。 而這首《半死桐》與蘇東坡的那一首《江城子》堪稱悼亡的雙璧,千年來一直流傳。順便提一句,這個《半死桐》的詞牌又名《鷓鴣天》、《思越人》。 賀鑄用《半死桐》這個名字,直接就表明了失去妻子的自己,心情就好比枯死一半的梧桐樹,也類似那種失去伴侶的鴛鴦,十分難受。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這兩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讓人感受到賀鑄內心的悲痛。 詩歌開頭用“同來何事不同歸”來強化失去妻子的悲痛,而結尾則用回憶中的畫面來體現今昔對比,來凸顯賀鑄心中那無法祛除的愁緒:“聽著窗外的雨,眼前卻沒有了愛人,再也沒有她補衣服我讀書的溫馨畫面了。” 可以說,這首詞的景語皆是情語,語言婉轉含蓄,思念纏綿入骨,將賀鑄的悲痛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不愧是蘊含了真感情的愛情絕唱。 第3首,《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這首詞的作者是五代詞人韋莊,所寫內容是晚年的衛莊回憶江南舊游的美好。開篇就鮮明提出來“江南好,江南老”的迷人氛圍,而“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用詩意化的語言,為人們呈現了江南美好的韻味。 正因為江南太過美好,所以詞的最后才會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如果離開江南回到家鄉,肯定無法接受落差,難免斷腸。 這就將江南的美好進一步體現出來,而細細品味其中意味,更可以看出韋莊內心漂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你們自己有創作過詩詞嗎?歡迎留言哦。 失業在家,寫文糊口,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贊賞、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一塊錢是情,兩塊錢是愛,再次感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