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遇,收到了一堆花花綠綠的糖紙,大約有一千多張。這些糖紙平整干凈,很多是沒使用過的。從圖案看,1970年代的特征比較明顯,那正是我兒童時代的記憶,感到特別親切。后來又陸續買了一些,分門別類裝在幾個相冊里,偶爾翻出來看看,總能泛起甜蜜的回味。 糖果是孩子的最愛,大白兔奶糖應該是最熟悉的記憶。大白兔奶糖生產歷史悠久,最早的產品是上海冠生園1959年國慶十周年獻禮時生產的,一直到現在也是超市糖果柜臺必備品種。據說1972年尼克松訪華,國宴糖果盤就裝有大白兔奶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各地生產糖果的廠家也跟風生產大白兔奶糖。 除大白兔外,小孩酥、紅蝦酥也是著名的糖果品種,這種糖入口酥脆甜膩,以北京產的居多。 還有高梁飴,是一種軟糖,甜而不膩。小時候總是把這種糖叫高梁飴(音臺),在《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中,文化水平不高的主人公江德福就因把這種糖叫高梁飴(臺)而被取笑。 當然品種最多的是水果糖,如果是硬糖,可以在嘴里含很長時間,同時磕著葵花籽,香甜無比。水果味的糖果應該覆蓋了水果的所有品種,從北方的蘋果到南方的椰子應有盡有。在商品相對匱乏的年代,北方農村的孩子雖然可能連香蕉、桔子都沒吃過,但香蕉、桔子味的水果糖肯定吃過,就連可可,楊梅、芒果味的品種也很常見,不僅廣東、廣西的大糖果廠生產,北方小縣城的糖果廠也一樣生產各種口味的水果糖。還有一種叫什錦的水果糖,早先不知道它是一種什么水果,后來才知道它實際就是水果的組合,什錦水果糖就是雜味水果糖。 在糖果種類中,喜糖當然必不可少。鄰居家結婚,鬧洞房是時孩子們去湊熱鬧,索要、哄搶水果糖是很激動人心的場面。 作為食品包裝紙,糖紙以前主要用蠟紙,防水防潮效果好,后來玻璃紙多一些,巧克力、卷糖則多用普通紙。 糖紙一般都是成套的。或者是一套多樣,或者是一個樣子有多種顏色。有的糖紙一套多張拼起來才呈現出更完整的畫面,下圖中的馬戲糖紙就是這樣。 糖紙圖案設計更是五顏六色,豐富多彩。設計方式以橫向三段式設計為多,中間主體圖案,左右邊花設計,據說有的圖案還是著名畫家設計的。糖紙圖案除了顯示名稱,產地等信息外,也有人物,動物,標語,口號,生產,生活等內容,許多糖紙能反映不同時期的社會面貌。特別是文革時期的糖紙,時代特征最為明顯。 文革早期,糖紙圖案以紅色調為主,語錄,政治口號、抗美援越、樣板戲等內容都通過糖紙呈現出來。 文革最狂熱的三年是1966―1969年,經過大亂大治,1970年代以后呈現出的是玉宇澄清,安定團結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糖紙設計圖案多反映工農業生產和山河面貌的變化,從糖紙圖案來看,1970年代也是一個欣欣向榮、清新純凈的世界。 糖塊是孩子最愛,圖案設計中自然不能缺少兒童形象,飄揚的紅領巾,快樂的童年,最常見學習、勞動、游戲的畫面。 也有一些紀念性糖紙,如天津紅衛兵食品罐頭廠設計的國慶20周年紀念糖紙,北京義利食品公司設計的第二屆全運會紀念糖紙。 還有一些糖紙帶有水印字,這些糖紙都是文革時期的蠟紙糖紙,上海、天津、杭州、廈門、南寧、長春等地許多廠家的糖果用紙上都有,但水印字都是一樣的,都帶有“耕畜調撥加”這樣的暗影。這些糖紙應該用的是同一批包裝用紙,但為什么有水印沒有搞清楚。 也陸續收集了一些赤峰地區的糖紙。赤峰地區的糖果品種也很豐富多彩。我收集到的較早一張是地方國營林東糖果廠的糖果,這張品名為“草原”的糖紙構圖素樸,標識文字為繁體字,可能是五六十年代的產品。 赤峰地區文革時期的糖紙和糖果袋也有一些,都是赤峰市糖酒公司副食品加工廠、糕點加工廠的產品,其中冠以赤峰市糖酒公司副食品加工廠的居多。 1980年代以后,赤峰第二食品廠引進糖果生產技術,成為赤峰地區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糖果生產廠家。我收集到的就有近百個品種,各色水果糖、紅蝦酥、小人酥、牛奶巧克力、奶油夾心、酒心夾心、牛軋糖、奶糖、高梁飴等品種都很豐富。其中該廠生產的紅蝦酥僅1986年就出口150噸,收到較好經濟效益,生產的紅山牌牛奶巧克力系列糖也多次被評為內蒙古優質產品。當時好像有“二食品的糖果,三食品的醬菜”的贊譽。下面都是二食品的糖果品種: 赤峰生產糖果的主要廠家還有赤峰市食品廠、赤峰市第一食品廠、赤峰市糖果廠、赤峰回民商店食品廠等。但產量和品種與二食品比還是稍遜一籌,不過一食品生產的赤峰大白兔奶糖在當地也很受歡迎。另外,許多品種幾個廠家都生產。比如:黃油球是赤峰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赤峰一食品、二食品都生產,口味基本一樣。紅蝦酥也是一食品、二食品、赤峰食品廠、赤峰糖果廠都生產的產品,口味大同小異,質量都不錯,都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種。 赤峰各旗縣中,赤峰烏丹糖果廠是專門生產糖果的廠家,阿旗食品廠、寧城食品廠、克什克騰副食品廠等也生產糖果。 1984―1987年是赤峰糖果銷量的高峰期,每年都在千噸以上,之后銷量回落,到1990年,年銷量就只有五百多噸了。九十年代后,赤峰的糖果生產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有的廠家停產糖果后,大量尚未使用的糖紙也只好廢棄。 糖紙也算是小方寸大世界了,近幾年成了藏界新寵,許多人在糖紙中回味兒時的甜蜜,追憶飄逝在風中的回憶。 |
|
來自: 捉光湊影 > 《鄉土文獻里的赤峰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