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杏堂國醫館 2020-03-12 春天已到,萬物復蘇,窗外的樹木已經開始悄悄的抽出了新枝。 憋在家里的人們眼巴巴的看著,想早點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盡情撒歡,但是有一種人,特別享受在家的春天,這就是過敏人群! ![]() 怕風怕曬也怕花粉,更別說撒歡的貓狗、紛飛的柳絮了! 01 為什么春天 是過敏高發的開始呢? 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日照時間少,隨著日照時間逐漸變長變強,人體的皮膚代謝提高了,此時的皮膚脆弱又敏感,容易對陽光的照射敏感,容易受到過敏源的困擾。 在中醫的理論當中,春季皮膚過敏與風邪相關,中醫有句話叫作:“無風不作癢”,皮膚受到風邪的侵襲容易出現一系列的過敏癥狀。 ![]() 《類經》:“癢者散動于肌腠,故為陽”,說明瘙癢之癥多在表屬風。 而且,春季皮膚瘙癢與其他季節有著明顯不同: 瘙癢多不固定,可以遍布全身,這是因為風邪具有善行的特點。所以,風疹塊也像風一樣,不會局限在一個地方,而是游走于肌表,發無定處,此起彼伏。 疫情尚未平息,無論是在家辦公還是冒險通勤,口罩都是外出時不可少的裝備,面部皮膚經受了更多的考驗。而過多的洗手,甚至是一天幾次的酒精凝露擦手,手部皮膚也難逃過敏、粗糙! ![]() 02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過敏為何遷延不愈,反復發作?究其原因就是自身正氣不足,不能抵抗內外邪氣的侵襲,無力還擊。 春季皮膚瘙癢與風邪有關,但具體到個人而言,與體質即正氣強弱有關。正氣足,這點風邪就是春風拂面;正氣不足,這點風邪就變成了纏人的小鬼。 ![]() 中醫理論中的氣有很多種,在人的體表起到護衛作用的,叫做“衛氣”,如同巡防在邊關的戰士一樣,隨時關注入侵者,保護身體健康,抵御風寒暑濕燥火外邪的入侵。 人體正氣充足,足以抵抗外邪,則外邪不至于流竄人體而形成疾病。 ![]() 所以,要調理過敏性疾病,主要是以固護正氣,祛風除邪為治療原則。 03 艾灸對改善過敏有非凡效果! 之前我們曾有一個針對疫情的系列科普,提到了蒼術、艾葉的消毒作用,文獻記載中有不少現代醫學藥理研究,對于艾草的廣譜抗菌抗病毒作用,都有明確的肯定和說明。 民間對于艾草的使用源遠流長,很多老百姓都知道端午在門前懸掛艾草,或者家有小孩可以用艾葉洗澡,來緩解皮膚瘙癢,治療皮膚小紅疙瘩、濕疹,防蚊蟲叮咬。 ![]() 艾草做成艾灸后點燃,以穴位施灸,火力集中,效果成倍增強,許多醫書中的記載,也說明了皮膚病十分適宜用艾灸防治。 《靈樞·水脹》:“此皆嘗有傷于濕氣。”濕氣粘滯重濁,是許多皮膚病的溫床,為艾灸所克。 《針灸大成》:“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達”,說的是艾灸調理皮膚病,直達病灶,是其它方法難以比較的。 艾灸不僅可以起到消炎、殺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艾灸熱力深透局部,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抑制滲出,提高免疫,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04 皮膚過敏,4個必灸穴 阿是穴 阿是穴并不是固定穴位,而是醫者根據患者描述,按壓身體部位,尋找出痛感最強烈的位置進行治療。當按壓到痛處時,患者會忍不住痛呼“啊,是這里”,名字由此而來! ![]() 艾灸皮膚病時,最重要記住一點——哪里癢,哪里皮膚有問題,就艾灸哪里! 皮膚病多遷延不愈,并非一日而成,選取阿是穴治療也要懂得這個道理,堅持艾灸療程方能祛除病患。 血海穴 ![]() 中醫理論當中,各種過敏性疾病主要與風邪有關,尤其是皮膚瘙癢、干燥起屑、疹子疙瘩這樣的問題。 李中梓《醫宗必讀卷十·痹》曰:「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改善過敏體質,血海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穴位。 大椎穴 ![]() 對于陽氣不足、身體虛寒又易過敏的人群來說,用艾灸的方法將溫煦的力量由此穴位輸入體內,對于改善問題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風市穴 ![]() 風市偏走氣分,以祛風止癢為主,血海偏走血分,以活血止癢為要,二穴配伍,一氣一血,養血化濕,祛風止癢,適用于全身瘙癢的風癥,效果很好。 注意事項: 以上穴位各灸20分鐘,艾灸2-3天休一天。 05 過敏還需1個牢記1個方 1個牢記 過敏體質人士要學會適時避風,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在風大的時候就要盡量減少外出,以免增加過敏的風險。 1個止癢食療方 推薦一個專門鞏固衛氣的食療方,是國醫大師王琦在他的《中醫體質學說》一書里專門給特稟質——即過敏體質提供的,可養血消風、扶正固表。 衛氣足了,自然能抵御能力增強,抗風能力也提升了。 【固表粥】 ![]() 配方: 黃芪20g,當歸12g,防風10g,冬瓜皮30g,烏梅15g。 做法: 放入砂鍋中加水煎開,再用小火慢煎成濃汁,取出藥汁后,再加水煎開后取汁,用汁煮粳米50g~100g成粥,加冰糖趁熱食用。(一人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