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是因長期的物理化學性刺激,反復感染等綜合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凡有慢性咳嗽、咯痰連續2年,每年持續3個月以上者,在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后,即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本病多見于老年,晚期可引起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對人民健康危害極大。其常見病因有:反復多次的病毒和細菌感染、大氣污染、寒冷空氣的刺激、過敏因素、機體內在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吸煙使本病的發生率明顯提高。 慢性支氣管炎又分為:慢性單純性支氣管炎和喘息性支氣管炎。本病屬于中醫學上的“內傷咳嗽”、“痰 證”、“飲證”、“喘證”等范疇。 【辨證用藥】 1.痰濕犯肺型癥見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脘作悶,或胃納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時溏,苔白膩,脈濡滑。 二陳丸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組成。功能: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用于咳嗽,痰多,痰白而粘,舌質淡胖,舌苔白膩,脈滑者。口服,每次9克~15克,每日2次。 止咳寶片由紫苑、橘紅、枳殼、百部、五味子、陳皮、干姜、荊芥、罌粟殼浸膏、甘草等藥組成。功能:理肺祛痰,止咳平喘。適用于外感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而粘,咳甚而喘,或原有咳喘,因寒而發,痰多不易咯出之慢性支氣管炎。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孕婦、嬰兒及哺乳期婦女忌服。肺熱、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帶血者慎用。 桂龍咳喘寧膠囊由桂枝、龍骨、半夏、黃連等組成。功能: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用于風寒或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涎壅盛者。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 2.肝火犯肺型氣逆咳嗽,面紅喉干,咳時引脅作痛,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黛蛤散由青黛、蛤殼組成。功能:清肝利肺,降逆除煩。用于咳嗽,痰少,兩脅脹痛,煩躁易怒,舌紅苔黃少津者。口服,每次6克,每日1次。 3.肺陰不足型干咳短氣,痰少而稠,口咽干燥,午后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 百合固金口服液由百合、地黃、熟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當歸、白芍、桔梗、甘草組成。功能: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腎陰虛,燥咳少痰,痰中帶血,咽干喉痛者。口服,每次10毫升~20毫升,每日2次。 蛤蚧定喘丸由蛤蜥、瓜萎子、紫苑、麻黃、鱉甲、黃芩、甘草、麥冬、黃連、百合、紫蘇子、石膏、苦杏仁、煅石膏組成。功能:滋陰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虛勞久咳者。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或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4.肺腎氣虛型喘促短氣,動則尤甚,聲低氣怯,舌淡,脈虛浮無根。 金咳息膠囊由生曬參、蛤蜥、黃芪、川貝母、五味子等組成。功能:補肺納氣,止咳平喘,理肺化痰。適用于肺脾兩虛,腎不納氣所致咳痰白,氣喘時作,疲乏無力,畏寒背冷,苔白,脈沉的患者。口服,每次3粒,每日2次~3次。 新碧桃仙片由淫羊藿、知母、百部、粉草藤、夏枯草、土茯苓、何首烏、膽汁、馬兜鈴、甘草酸銨組成。功能:化痰,止咳,清熱,平喘納氣。治療痰熱阻肺,肝腎不足引起的痰多而黃或黃白相兼,咳嗽氣短,氣喘,動則喘甚,手足冷。口服,每次4片,重者每次6片~8片,每日3次~4次。寒性咳喘不宜用本品。 以上藥品盡管均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但用藥指征明顯不同。二陳丸用于咳痰稀白,容易咯出之咳嗽。止咳寶片適用于痰多不易咯出的患者。桂龍咳喘寧膠囊適用于痰涎壅感,氣喘的患者。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煩,適用于咳嗽,痰少,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者。百合固金口服液、蛤盼定喘丸均可用于肺陰不星型的慢性支氣管炎,后者補氣降氣作用稍強。金咳息膠囊、新碧桃仙片均用于肺腎氣虛咳喘,前者補肺腎之氣作用較強,后者化痰止咳作用強于前者。患者可根據自身癥狀分別選用。 |
|
來自: 仁和堂老軍醫 > 《慢支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