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控制焦慮》 來自東方極致 00:00 17:17 《控制焦慮》| 杰克糖解讀 關于作者 阿爾伯特·埃利斯,20世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在美國心理學界的“十大應用心理學家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力壓弗洛伊德。他開創的認知行為療法,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心理臨床療法。他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小布什、克林頓、希拉里等美國政要所推崇。 關于本書 阿爾伯特·埃利斯一生出版過70多部心理學著作,在學界和公眾界都大獲成功,其中不乏發行百萬以上的暢銷書。這些書一同構成了他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理論體系。這本《控制焦慮》,就是其中的入門書之一。本書闡述了焦慮這種情緒的產生,適度的焦慮感有助于驅使我們追求人生目標,保持風險防范意識,而過度的焦慮則有害健康。而針對各種焦慮情緒,書中提出了很多方法,從情緒、思想以及行為層面加以管控。 核心內容 埃利斯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的核心理論:A×B=C。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信念體系,C代表情緒(焦慮)。在A成為事實不可更改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調整B(信念,也就是你對這個事件的看法)來改變C(焦慮情緒的大?。.擝是一個非理性信念時,可以通過D(質疑)來與之辯論,然后建立一個有效的理性信念E,以此來消除焦慮。 一、正確認識焦慮 1.適度的焦慮感,有助于你保持活力,驅使我們追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讓我們有對危險的防范意識; 2.過度的焦慮有害身心健康; 3.如何區分適度和過度?健康的焦慮幾乎都是因為現實或理性的恐懼而產生,而過分的焦慮,是來自于不切實際的想象。 二、憤怒情緒的真正形成原因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認為,導致焦慮的不是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你應對刺激的“信念體系”。焦慮公式:A×B=C (A代表不利事件,B代表信念體系,C代表情緒,也就是焦慮。在A成為既成事實不可更改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調整B,來改變C,也就是焦慮情緒的大小。具體步驟是通過D質疑,來與非理性信念辯論,然后建立一個有效的理性信念E。) 三、控制憤怒的方法 本書中提供了大量控制焦慮的方法,應用于不同場景,我們選取其中5種,分別是: 1.成本-收益分析法 當你對某件事感到焦慮、害怕的時候,把這種焦慮情緒帶來的危害,和你克服這種焦慮所需要花費的成本,都寫出來。比較一下之后你會發現,克服恐懼感的短期不適,要比永遠處在恐懼感中,要有利得多。 2.羞恥攻擊練習法 很多焦慮情緒是來源于自責。而這種自責,是因為我們曾經犯過一些錯誤,我們沉溺其中,內心里相信別人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看不起自己。這樣就導致我們對跟人接觸滿懷焦慮,變得自閉。解決方法就是,通過做一些可笑甚至愚蠢的事,讓自己習慣別人的異樣目光,逐漸變得不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這樣,也就可以在內心中放下自己的過去。 3.幽默感 當你遇到讓你緊張或者尷尬的場景時,嘗試著從幽默的角度去想象它。 4.暴露療法和想象脫敏法 找到導致你焦慮的敏感源,以漸進的方式,一點點接近它,直到習慣它的存在。具體分為以想象為主的“想象脫敏法”和讓自己直接暴露在敏感源之下的“暴露法”。 5.激勵與懲罰 自己跟自己訂立一項約定,如果你去做了這件事,不論成敗,做完之后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賞。而如果你逃避了,沒敢去做,就懲罰自己去做一件更加不愿去做的事。 金句: 1.要是一個人全無焦慮感,什么都不當一回事,那就意味著對生活全無目標,不會去努力提高自己,甚至有危險也不知道躲避,這不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沒心沒肺”嗎? 2.對于焦慮這種情緒,我們需要的不是徹底清除,而是合理地控制,把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3.健康的焦慮幾乎都是因為現實或理性的恐懼而產生,而過分的焦慮,是來自于不切實際的想象。 4.幽默,是緩解壓力的最佳辦法,當一件事讓你焦慮、緊張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著,用幽默的態度來面對。 5.當你面對一件讓你非常緊張,但又應該去做的事情時,你要拿出勇氣去直面它,而不應該逃避。因為逃避意味著,對不確定事物的焦慮感戰勝了你,你將無法主宰你自己。 稿:王謹 腦圖:摩西 轉述:杰克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