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取決于他是否理解底層人的不易,體諒底層人的辛苦,尊重和善待每一個底層人。以誠待人,以禮相待。善良,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令人刮目相看的通行證。我個人觀點認為:人不能分三六九等,人都是平等的,論工資而言,有高有低,但是,千萬別混為一壇,彼此的敬重,教養是人該具備的素德。一個人的涵養,不在于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躁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情侶間的敬重,不是閑情逸致時,而是觀點相左時,夫妻間的恩愛,不在花前月下時,而是大難臨頭時。有教養的人,都有一顆憐憫之心,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氣,不會亂發脾氣,更不會把脾氣無緣無故發在比自己“弱”的人身上。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他受過什么教育!不忘初心,做人的根本根基,最基本的德性,不能忘了初衷,不能忘本,做人基本的禮義廉恥教養,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素質,修養、教養根植于內心的善良!真正的強大有教養的人,是不畏強者,不欺弱者。教養應該是敬重一切有教養的人,不論是高層還是底層,對上不阿諛,對下不跋扈。敬重底層的教養,源于心底的善良和對社會的寬容。心窮的人永遠做不到有教養,也永遠做不到對誰都敬重!教養是根植于內心的東西,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積累形成的品性,是裝不出來的。敬重別人,是最大的教養,人有憐憫心,平常心、謙卑心、愛心和明亮的心,就會與萬物親近。親近萬物,萬物近人,這才是真正的平等,而平等的根本就是敬重!沒有敬重,民生自由平等公證都是泛泛的政治口號,因此敬重即是道德文明,又是政治文明。教養與受教育程度無關,一個深到骨子里的教養,才是具有高貴品質的人,高學歷并不等于就一定有高素質。優良的品性,是內心真正的財富,而襯托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教養和魅力一樣,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俗話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有脾氣,實際上就是缺乏教養的原因導致的現象。想要獲得別人的敬重,必先懂得敬重別人,敬重別人靠的自然是你的教養!我接觸過很多人,越有成就有教養的人,越低調懂得敬重底層草根。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絕不是一個沒脾氣的人,只是不會把脾氣發到比自己“弱”的人身上。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度,就是真實的教養!如果站在公平公證的角度來分析:與其說對底層的態度,不如說對人的態度,劃分層級,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再怎么友善,都不能改變層級,都帶有不平等的視角,并不能拋開外物,從同類的角度去看,這個對劃分就是不道德的,彰顯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平等待人,敬重彼此就行了,可以不喜歡,可以遠離,即然面對面就彼此禮貌交流就行了。鼓噪這種層級概念,用心不良,層級高的友善的對待,層級底的就顯示其修養了嗎?純屬表面功夫,內心里是否有平等待人的觀念還不一定呢!但是,無論你承不承認,層級現象是客觀性存在的,誰也無法更改得了。我認為:真正的文明國家,是強者向弱者低頭,弱者可以昂頭。強者低頭代表慈悲,敬重。弱者昂頭代表自信,自尊。野蠻則相反,強者趾高氣揚,盛氣凌人,弱者低聲下氣,唯唯諾諾。做人應該要心存敬畏之心!其實,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正如一個身子有著不同的肢體,而不同的肢體也有著不同的分工。可能一些工作是比較容易看到,沒有哪個工作是低人一等之說,也沒有哪個工作是可以或缺的,如果缺了,哪就是不完整的了。所以,莫要小瞧身邊任何一個人!每個人來到都是帶著使命來的,都不是多余的,他們外在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他們都有你學習的地方,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們真的不要低估任何人,要敬重每一個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見高拜見低踩!有的人你敬重他,他反而牛了!以為你有求于他,以為你巴結他,人類就是這么有趣,或許人性就是這樣,骨子里就是欺軟怕硬不喜歡好吧!所以,敬重也要看這個人值不值得你去敬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