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布 (散文二題) 文/圖:一海明月 / 版式設計:Effi Lu 我不是大師,甚至連大師的影子都夠不著;我只是以我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的美。 ——題記 日子是一條川流不息的大河,日夜奔流。個人的生命如同一葉小舟,隨河飄蕩。 從長江三峽回來,一眨眼半年又過去了。但長江的濤聲一直在我耳邊回響。 今年初夏,五月八日至十一日,我和愛人、女兒一家三口跟隨“總統8號”游輪,進行了一次難忘的長江三峽之旅,所經所感像一幕幕的電影畫面,不時地會在我腦中涌現。 今日得閑,簡要記之,備忘而已! < 一 > 2015年5月8日,豐都碼頭。星期五。夜。 夜色闌珊,“總統8號”游輪安靜地停泊在重慶豐都港臨時碼頭。 當我悄悄登上“總統8號”游輪頂層甲板時,已是晚上十點了。 因為,清晰地記得,晚上九點半,我在私人的空間欄目《夜空不寂寞》進行了《游船說明會》現場直播。 “細草微風岸,桅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迎風而立,面向游輪前行的方向。侵襲我腦海的文字就是詩圣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 公元765年,即1250年前,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長江漂泊。這首五言律詩就是他舟行在重慶至忠州的區間所寫。也就是說杜甫寫這首詩的地點,正是此時此刻我乘坐的“總統8號”游輪航行的江面。 重慶到宜昌四天三晚的旅行,今天也算一天。 因此,這一天的旅行,實際是從晚上10點半開始的。 這一天,我只做了一件事:面對著奔騰的長江,夜讀《旅夜書懷》,隔空與杜甫老先生進行心靈的單向對話。 圖1、“總統八號”游輪頂層甲板 < 二 > 2015年05月09日。星期六。晴。 6:30隨著一聲汽笛長鳴,“總統8號”游輪離開了重慶豐都區港口臨時碼頭,前往著名的豐都景區——“鬼城”。 7:00在優美的《一簾幽夢》的輕音樂聲中,游輪服務員開始了晨播。 當我走出“總統8號”三層“321”船艙時,一輪紅彤彤的太陽正從江面冉冉升起,蔚為壯觀。 “夜,仿佛像紙津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退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酒醒,船艙里的睡人也是一身汗膩膩的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又是一天開始了。” 這是錢鐘書先生長篇小説《圍城》開篇的一段文字。 旅游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說旅游的意義是什么?于我最大的意義就是體驗曾經讀過的小說或詩詞里的意境或環境,體味作者的當時心境。 因此,在早晨的第一縷自然光穿過船窗射進來時,第一時間我依然是到六樓頂層甲板迎風而立,無限遐思。 想到李白、杜甫在那遙遠的年代,以一葉扁舟,搏浪急進,該是多少雄偉的搏斗,會激發詩人多少瑰麗的詩思啊!此時此刻,我也想起了著名軍旅作家劉白羽的散文名篇《長江三日》。 是啊,想象1250年前,大詩人杜甫,那年那月那時的心境,現在的一海明月,真真實實,江岸的一株微草。然而,此時這顆微草感到是如此的幸福,與杜甫的境況相比實乃是天壤之別。 我想,如果杜甫先生活到現在,看到今天:千帆競發,百舸爭游,氣象萬千,欣欣向榮的兩岸景象,會做何感想呢? 歷史不能假設,時光不會倒流。 今天“總統8號”行走的區間是豐都至忠縣,全程只有75公里,上午參觀“豐都鬼城”,下午參觀位于忠縣的石寶寨。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又稱為“幽都”“鬼國京都”,“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 我對“鬼城”沒有興趣,上午在“321”室,仿照《旅夜書懷》格式,班門弄斧,依葫蘆畫瓢,寫了一首《在“總統8號”游輪上隨感》: 高樓兩岸矗, 百舸爭上游。 清波視野闊, 朝暾耀大江。 高峽出平湖, 當今世界慕。 眾志中國夢, 蕩胸生幸福。 石寶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許多有趣的傳說聞名于世界,被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被中外旅客譽為“江上明珠”。 其實,我感興趣的是石寶寨內三組雕塑群像的故事。其一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其三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為此,回到家以后,我又重讀了《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諸葛亮痛哭龐統,張翼德義釋嚴顏。此是題外話。 晚上8:30,“總統8號”游輪,在五樓演義廳舉行了“中外嘉賓”聯歡,晚會在《梅蘭,梅蘭,我愛你》的歌曲聲中拉開了序幕。 此時游輪正行駛在忠縣至白帝城的區間,當輪船拍打著長江的水流,經過萬州時,兩岸璀璨的燈火,美麗的夜景,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圖2、石寶寨 < 三 > 2015年5月10日,白帝城。星期天。多云。 清晨六點,初夏的江面已是霞光萬丈。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總統8號”游輪行駛在去瞿塘峽的長江水面上時,想起今天是母親節。我和愛人,女兒正在旅途中,此時讀唐朝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倍感親切,體會更深。 愛人和女兒的往事歷歷在目。女兒,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直到出國在荷蘭讀研究生,其成長的經歷付出了愛人多少的犧牲,女兒一定知道。 這次為期12天的重慶之行,三峽之旅其全部費用和旅行計劃都是女兒一手操辦。此時,我才知道,這是今年女兒送給她媽媽最好的禮物。 后來,我細心觀察,本次“總統8號”游輪上的旅客,中外嘉賓,母女同行,母子同行的游客占了相當一大部分,原來他們也和我女兒一樣的想法。 正當我回憶往事時,游輪一聲汽笛長鳴,奉節白帝城到了!我看看了一下時間,正是上午九點! 白帝城游,屬于自費項目,而且需要頭天晚上預定,是否參觀自由選擇,每張門票的價格是:每人次人民幣280元。 奉節,奉公廉節也! 白帝城,原來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山。 說實話,未來之前,我還真不明白。 當我路徑通往白帝城的風雨長廊時,導游指著左前方的一座孤島說:1250年前的杜甫先生住在這里,他那首教人心折的,有著七律之冠的名作《登高》就誕生在我們前方的白帝城。 此時此刻,我情不自禁地默誦起杜老先生的這首“句句皆奇,字字皆奇”的詩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濁酒杯。” 當我登上白帝城最高山峰,在印有鮮紅的“夔門”石碑上留影時,我想此處,是否就是當年杜甫登高賦詩之處呢? 但一想,不對,你看這里多熱鬧啊,哪有獨處的一點影子。 旅游到此,我覺得這次三峽之行,知足了。 圖3、遠看白帝城 < 四 > 2015年5月11日,凌晨。過三峽大壩。 午夜零點,"總統8號"游輪開始了通過三峽大壩的航行。對我來說,沿途再美的風景也抵不過我對這一科技壯舉的“好奇”。 六層甲板上已經有人占據了有利地形。微風細雨阻擋不了人們的好奇。百聞不如一見。 當我把“總統8號”豪華游輪順利通過船三峽大壩閘門的圖片發到自己的空間時,已是凌晨2點了。 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曾如此說。 我不是大師,甚至連大師的影子都夠不著。我只是以我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的美。 為期四天三晚的重慶至宜昌,全程600公里的三峽之旅已經圓滿結束。 生命是一個過程,旅行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性過程,一個享受生命的自由過程。 再見,三峽! 再見,三峽大壩! 不盡長江滾滾來。 世界因你自由而美好! 圖4、鳥瞰三峽大壩 ◎ 想不到如此寧靜 想不到如此寧靜,是的,我說的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葛洲壩水電站。 是的,原本它不應該是如此寧靜的。 葛洲壩水電站,它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大流量、經流式水電站。 葛洲壩水里工程,1971年5月開工興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復工。1988年全部竣工。 葛洲壩壩型為閘壩,最大壩高47米,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具有發電、改善航道等綜合效益。 在宜昌,葛洲壩集團占據了市區半壁江山。 葛洲壩賓館至今依然是宜昌市最好的四星級賓館之一。 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前,它是長江上最耀眼的一顆水電站明珠。 2015年05月11日12:30,“總統八號”游輪停靠在宜昌新世紀碼頭。 下午3:40,當女兒坐上由葛洲壩賓館開往宜昌三峽大壩機場的大巴時,我迫不及待地要朝圣的第一個地方就是葛洲壩船閘。 宜昌市區有九路,十路公交的終點站都在葛洲壩碼頭。 當我到達船閘時,太陽已經西下,落日的余暉,使得安靜的葛洲壩碼頭更加寧靜。現在的年輕人也許想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此地決戰江水的場面是何等的宏大啊。 落日余暉,烈士暮年。長江后浪推前浪,工程如此,人生如此。 站在余暉下的葛洲壩碼頭,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襲向心頭。 圖5、夕陽余暉映照的葛洲壩 作者簡介 一海明月,真名劉海鳴。大學政治教育系畢業。2008年創建自己的“一海明月”空間。寫一些生活隨筆。2015年加入江山文學網逝水流年文學社團任評論員、詩歌編輯。喜歡讀書思考寫一些淺顯的文字,給自己備忘。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執行總編:風剪云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Effi Lu 編輯部: 總監: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銅豌豆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葉兒 西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