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山藥,它味甘、氣溫平,無毒。主要入肺、脾、胃。治諸虛,療百損,益氣力,開心竅,益知慧,尤善止夢遺,健脾開胃,止瀉生精。 山藥味甘,根莖里有黏液,它得土之濕氣,能補脾陰即補脾之水以補濕,去外皮后是白色的,得土中之金氣,所以有補肺的功效,有微微的酸味所以兼入肝肺。 山藥可以做食物,也可以入藥,可君可臣,因為山藥是清補之品,多用受益,少用也受益,一般脾胃之氣太弱的人,可以用山藥來健脾胃,但是脾胃之氣太過旺盛,如果再用山藥,就會過強過旺,反而會動火。人們往往有胸腹飽悶的感覺,就是服山藥導致的,很多人道是山藥德原因,而歸咎于其它藥。 有人會問山藥補腎嗎?它在六味地黃丸和八味腎氣丸中的作用是一樣的嗎? 六味地黃丸是直補腎水的藥,然而,六味地黃丸中之所以用山藥,意義全不在此。山藥,可以入肝、脾、肺、腎。六味地黃丸雖然直補腎中之水,而腎水必須滋潤五臟,使五臟相安。所以若不用山藥以補腎中之水,又怎么安定五臟呢。這是醫圣張仲景張補一顧五,實在高明。 那么了解到山藥在六味地黃丸之中之的意義,但是不了解山藥在八味腎氣丸中有什么作用。我們說八味腎氣丸就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增加附子和肉桂兩味藥,大多數人知道六味地黃丸,不知道有八味腎氣丸。其實六味地黃丸是中醫兒科鼻祖錢乙根據八味腎氣丸減少附子和肉桂而來,六味地黃丸最開始是給兒科使用的,錢乙的初衷是用于治療小兒的“五遲”之癥,因為小孩是純陽之體,陽氣充足,所以就減去,大熱的附子和肉桂。但是呢八味腎氣丸之中用山藥,又別有妙義乎。六味地黃丸補腎中之水。而八味腎氣丸則補腎中之火。補腎中之火就是補命門之相火。我們人身上的相火有二∶一在腎之中,一在心之外。補腎中之相火,就會引來其它相火來相爭,一相爭就會混亂,要想它們安定,就必須下補腎中之火,腎火一強才能既濟于心。八味腎氣丸,補命門之火也,考慮到心包之火必來相爭,用山藥解紛,使心腎相通、胃脾兩健, 有人說山藥不宜多用。那為何六味地黃丸終年久服也無害呢?那山藥在六味地黃丸可以多用,而在其它藥中又要少用呢?其實山藥并不是像我們想象中有那么多禁忌。之所以要在其它藥中少用,就是怕有些人脾臟本身健運之,多用山藥過強過旺,反而會動火,而有胸腹飽悶的感覺。 有人會疑惑山藥色白,如何能烏須?很多人把山藥當作烏須的圣藥,并不是山藥能烏須。而是山藥入腎,而且通任督二脈。任督二脈,交接于唇頰,所以山藥用在黑芝麻、黑豆、地黃、何首烏之內,就能引導以黑須鬢。山藥既為引導之藥,是不是不宜重用它為君藥?雖然山藥不變能使白色的須發變黑,但是它能大補腎水。腎水不足的人,是不能使須鬢變黑的,我所以重用山藥而奏功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