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區域的劃分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按照自然地理要素和經濟地理要素來進行劃分,而劃分不同區域,是國家和地區治理的重要環節。比如,我國按照自然地理要素,我國可以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這三大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又可以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劃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按照經濟地理要素,我國通常會劃分為四大地區,分別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這里是我國對外聯系最為便捷,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也是人口城市最為密集的地區。西部地區位于我國的西部內陸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人口較為稀疏,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中部地區位于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東北地區只有三個省份組成,是我國的重工業基地,是我國的傳統工業分布區。我國的四大地區分布,并不是按照面積、人口等均勻分布的,而是根據各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綜合來確定的。 我國的東部地區總共包括13個省級行政區,由北至南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上述省級行政區中,海南省和臺灣省都是島嶼省份,北京市并不沿海,其余十個省級行政區都位于沿海地區。不過,并不是我國所有的沿海省份都是位于東部地區,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由于位置偏西而且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被劃為西部地區;還有同樣是沿海省份的遼寧省,由于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所以就被劃為東北地區。 我國的東部地區經濟實力強勁,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都位于東部地區。在我國各省區的GDP排名中,位列前四位的省份都位于東部地區,分別是第一位廣東省,2019年GDP總量達107671億元,是我國唯一一個GDP總量超10萬億元的省份;第二位江蘇省,2019年GDP總量達99631億元;第三位山東省,2019年GDP總量達71067億元;第四位浙江省,2019年GDP總量達62352億元。上述四省份GDP總量約為34萬億元,約占我國GDP總量的34.4%,而整個東部地區(除臺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GDP總量約占全國總量的51.6%,占據了半壁江山。 天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