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畫家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 鄄鄂 juàn è 鄄 :古地名,春秋衛(wèi)邑。漢為(鄄城縣。在今山東省鄄城北舊城。 鄂 :湖北省的簡稱。因清代省會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出處: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畫家六法,一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立成鄄鄂。“ “鄄鄂”此處含義應引申為“架構”,即繪畫的基本框架。后來也指寫作、書法等的基本框架。 讀書能讓萬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讀書能跨越時空,讓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訴之于腦海;讀書而有益,多讀而博知.是一個萬古不變的真理. 翻譯就是這樣,你自己找吧 這個答案在百度中是有的,你只是直接拷過來了,實際字面的意思與此相差很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句沒有太多問題,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這兩句愿意是說將心中那種世俗的污濁之氣排凈了,自然在心中就有了那些畫中的丘壑。立成鄄鄂意思就是很快就能完成一幅佳作,實際上鄄就是指山東鄄城,位于菏澤地區(qū),以前是一處風景極佳之地,鄂就是指鄂州,風景自不必說了。 現(xiàn)在的引申意思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董其昌談畫,認為只有多讀書、多游歷,眼界開闊,就能放下成見,本心光明,如此才能胸中有丘壑,作品自然成氣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