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派出330多支醫療隊、4.2萬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因為同根,他們千里馳援不舍晝夜;因為同鄉,我們倍感自豪時刻牽掛。央視新聞推出#我的同鄉英雄#系列人物盤點,邀請他們來到聚光燈下,拍一組照片,用圖像記錄感動。 1 楊生平: 從業19年 我最引以為豪的一次搶救經歷 過程竟有些“丟人”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 1 陳中偉 : 那天,武漢下起鵝毛般的大雪 已經連續工作10天的我 卻格外精神 2月15日, 一位患者2次核酸檢測陰性, 連續3天 體溫、血氧飽和度、血壓均正常, 符合出院條件。 這是今天第17位滿足出院條件的患者, 也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首批即將出院的患者。 那天,武漢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 已經連續工作10天的我 卻格外精神, 我覺得自己還應該做更多。 1 王瑞娟: 家人問我啥時候能回來? 我說,戰“疫”勝利之后 2月4日, 作為寧夏第二批 援助湖北醫療隊的護士, 我取消原本將要在春節期間 舉辦的婚禮, 踏上支援湖北的征程。 我對丈夫說:“作為醫務人員,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戰場, 疫情結束后,我們再辦婚禮。” 1 趙少輝: 除了查房 每天我都和一位特殊的患者 打電話嘮嘮嗑 1 丁妮: 時隔11年 再次踏上這片熱土 襄陽,我回來了! 2006年至2009年, 1 付晶琎: 父親和我約好 每天視頻互報平安 那一天,他卻失約了 2月17日,是我來宜城的第20天。 平時父親總是6點半叫我起床, 囑咐我多穿衣服照顧好自己, 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 結果那天視頻,出現的卻是母親, 她說家里一切都好,叫我安心上班。 早晨7點半, 我坐著通勤車前往醫院上班的路上, 同事告訴我, 父親凌晨突發心梗做了手術, 手術成功。 我沒忍住,哭了。 1 1月31日, 我接待了一位病情較重的患者。 給他輸液時, 由于不適應多層手套帶來的不適感, 第一針扎針失敗。 我急得直冒汗, 防護服里的貼身衣物很快濕透了。 患者看著我說: “沒事,你都從寧夏來照顧我啦, 多扎幾針不要緊!” 1 從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 15年的我, 1月28日主動申請加入 寧夏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 來到了襄陽。 我說:“孩子才8個月大, 孩子需要我, 可湖北更需要醫生和護士。 相信女兒長大后 會理解媽媽的決定。” 1 1月27日, 我加入寧夏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來到襄陽市谷城縣人民醫院。 從沒想過第一次來湖北, 竟然是以支援者的身份。 參加工作的第19天, 我像往常一樣在發熱門診工作時, 忽然收到一束來自中衛老鄉的鮮花。 卡片上寫著: “希望你們一定要做好防護, 平安回家!” 照顧好自己 盼早日凱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