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在我國農業上使用歷史悠久,數量也相當大,在農業生產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幾年來,由于連年超量使用大化肥,有機肥投入不足,土壤酸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酸化后造成的農作物病害也越來多,這些病害嚴重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使農民經濟效益下降。一、生石灰的作用1、中和酸性,調節酸堿度 我們都知道,各種作物的生長與土壤酸堿度有很大的關系,酸度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大多數作物適宜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壤環境中生長。但是酸性過大,pH<5的酸性土壤溶液,含有大量的抑制作物生長的鋁和錳,作物的根系生長就會受到障礙,影響養分吸收。要使作物能正常生長,就需要施用生石灰以中和有毒的活性鋁和錳。生石灰可以用來改良土壤酸性,提高pH值。 2、增加土壤有效養分 ①增加土壤中氮含量 適當施石灰可提高固氮微生物的活性,使他們能固定較多的大氣氮,因而使含碳有機物更快地轉化成腐殖質。 ②提高磷的有效性 在pH值較低及鐵、鋁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由于磷素與這些化合物起反應,而使磷的有效性降低。把生石灰加入到酸化的土壤中,可降低鐵、鋁的活性,因而提高磷的有效性。 ③提高鈣、鎂等其他基性陽離子的吸收 鋁、錳的濃度過高會妨礙鈣、鎂及其他基性陽離子的吸收。加入適量的石灰,可降低其活性,從而保持這些元素的有效性。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 由于鈣飽和膠體的絮凝作用,能促使土壤膠體凝聚,有利于土壤形成良好的結構。 4、減少病害作物病害 作物病害多數是由真菌引起的。酸性土壤有利于真菌的滋生,施用生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減少真菌發生而增加有益微生物活動,可以減少病害。 二、生石灰施用量的掌握1、施用方法 將生石灰粉碎,使其大部分能通過80-100目篩。將生石灰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通過翻土、耕耙,使其與土壤充分混合。 2、施用次數 石灰的施用次數一般取決于土壤質地、所施的氮肥、作物吸收量以及石灰的用量等。在砂質土壤上,宜少量多次施用;在細質地土壤上,則用量可較大而減少次數。可根據情況撒施1-2次。 3、施用量 生石灰的施用量很重要,要根據作物對土壤酸堿度的要求、土壤pH值的大小等具體情況來確定。使用量過少,改良土壤效果不理想;如果施用過多,往往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造成土壤pH值過高,影響作物的生長。而且還會導致有效磷等養分的減少,土壤板結等。 具體有兩種測量方法: ①PH試紙 用一份土加5份水放入杯中,攪拌3分鐘,然后用PH試紙往水里蘸一下拿出,再根據pH試紙的顏色來對比一下。 ②土壤酸堿測土儀 即在同一地塊找5個點,分別下挖10厘米左右,以露出濕土為度,將測土儀插入其中,待表針穩定不動后,讀出其數值,然后將5個點的數值加在一起取其平均值,就是該地塊土壤的pH值。 一般pH值4.5-5.0,畝用生石灰75-100kg。 pH值5.0-5.4,畝用生石灰60kg。 pH值5.5-5.9,畝用生石灰35kg。 phH值6.0-6.4,畝用生石灰20kg(以調節175萬kg酸性耕層土壤計)。 三、施用生石灰注意的幾個問題1、鹽堿地不能使用生石灰,當土壤的pH7.5以上時不能使用生石灰。 2、生石灰使用的時候最好是單獨使用,化學肥料和生物菌肥不能和生石灰一起使用,因為生石灰遇到濕潤環境會發熱,熱量過高時會殺死生物菌肥當中的有益菌,并且化學肥料一般都呈酸性,酸堿中和會影響肥效。最好是先使用生石灰進行土壤改良,然后進行土壤的翻耕工作,停7以后再進行施肥工作。另外在使用過生石灰的地塊可以適當的在后期結合追肥進行生物菌肥的補充工作,彌補前期生石灰殺死的土壤中的生物菌。 3、生石灰在潮濕環境下容易發生反映,會影響到生石灰的使用效果,所以在存放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參與互動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