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吸鐵石是實(shí)驗(yàn)法。火星隕石根本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石隕,石鐵云和鐵隕。其間石隕的磁性相對來說會比較小,不容易被磁鐵吸引。而石鐵隕和鐵隕中含鐵量比較多,磁性則比較強(qiáng)。 2,面氣印和磁性,氣印(火星隕石在高空與氣流作用而產(chǎn)生的類似手指印的痕跡稱氣印)就是說很多火星隕石表面相當(dāng)光滑,只是有一些像是被手指按過的氣印存在。而磁性是指火星隕石都是或多或少有磁性存在的,尤其是鐵質(zhì)火星隕石更具有磁性。但是在地球上有些礦石也是帶有磁性的,這是就可以取一塊白色的瓷塊,用巖石到上面劃一下,地球上的赤鐵礦,磁鐵礦都會留下帶色的線條,而火星隕石不會留下太色的線條。 3,火星隕石的外在特征是拇指印——科學(xué)家們這樣稱呼氣印,因形態(tài)就像是拇指捏上去一樣,所以又稱為拇指印?;鹦请E石與火星隕石的氣印也有不同,火星隕石就像是拇指捏在了較軟的面上,火星隕石像捏在較硬的,彈性較好的泥上。 4,火星隕石有無球粒。是否火星隕石單憑肉眼不能完全辨別時(shí),借助10倍以上放大鏡或礦物顯微鏡可以從火星隕石的斷面上清晰地看到細(xì)小的球粒體。在一些火星隕石上多可以看見明亮的金屬顆粒。大多數(shù)火星隕石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小球粒。火星隕石像人工冶煉的鐵塊,但具有灰色的熔殼,。大多數(shù)火星隕石還具有特殊的合金結(jié)構(gòu)。 5,火星隕石表面有石質(zhì)的、鐵質(zhì)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zhì)大多數(shù)火星隕石來自于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鹦请E石大體可分為;石質(zhì)火星隕石,鐵質(zhì)火星隕石,石鐵混合火星隕石。每類火星隕石下面又有它們的子項(xiàng)。顏色為黑色,白色,暗紫色,紫紅色,綠色,墨綠色,灰綠色,黃 色,棕黃 色,混合色等?;鹦请E石的形成大部分是行星與行星之間的碰撞,脫離了原來的運(yùn)行軌道,小數(shù)是來自白月星和火星。運(yùn)勢算是一種超自然現(xiàn)象。 6,巖石在密度上表現(xiàn)不同,因此密度是一個(gè)用來區(qū)別火星隕石和地球巖石的重要工具,但是不能作為鑒定的決定因素,火星隕石密度非常大,可達(dá)7-8g/cm3。大部分火星隕石是普通球?;鹦请E石,密度范圍3.0-3.7 g/cm3,密度稍大于地球巖石,例如石灰?guī)r(密度約為2.6 g/cm3),石英巖(2.7 g/cm3),花崗巖(2.7-2.8 g/cm3),是地球上最普通的低密度巖石。但是一些火星隕石密度也很低<3.0g/cm3,這些火星隕石屬于非常罕見類型。超基性巖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火成巖石類型,其密度能達(dá)3.0g/cm3,是地球上唯 一密度上大于火星隕石的巖石,含一些金屬礦石,如鐵、鋅和鉛的氧化物和硫化物,例如,赤鐵礦或磁鐵礦組成的巖石常被認(rèn)為是火星隕石,其密度為4.5-5 g/cm3,大于某些類型的火星隕石。下表列出了一些火星隕石的密度和豐度。 7,最常用的“法寶”是靠檢測石頭中鎳的含量。如果能證明眼前的一塊潛在火星隕石中鎳的含量在3-10%之間,這幾乎就能肯定它的火星隕石身份了。 你是否也對火星隕石收藏感興趣呢? 民藏斗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