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因疫情延期播出 但一年一度的打假不會缺席 那些關于清華園奇奇怪怪的傳說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讓我們一起走進清華特別版 《是真的嗎?》 01 清華園里真的有「清華池」嗎? 真相解析 北京城里的確有個著名的「清華池」,地處虎坊路大街,始建于1905年,比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建成還早上六年。清華池前身是個小澡堂,名叫「小倉浪澡堂」,經一于姓山東回民改建擴大,創建了「清真清華池」。而后幾經擴建檔次不斷提升,以「腳病治療」為最大特色,專業治療腳臭、腳癬、香港腳等腳病。 雖然共用「清華」二字,但二者只是偶然同名,并沒有歷史淵源。「北大有未名湖,清華有清華池」也只是一個段子罷了。 02 清華人不會游泳真的不能畢業嗎? 真相解析 從2017級開始,本科新生必須通過入學后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的學習并達到要求,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用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中的任意一種在深水池游完50米即可達標。 但其實會游泳才能畢業,是清華90多年前就實行的老校規。1927年,近代體育教育家、時任清華體育部教師的郝更生在《十五年來清華之體育》一文中提到:「高級生赴美游學時,皆須經過以下兩種試驗,不及格者,即不能畢業。」兩種試驗,其一是靈敏試驗,其二就是游泳20碼。 《清華八年》一文中,梁實秋生動地回憶了當年游泳掛科的慘痛經歷:「我腳踏池邊猛然向池心一撲,這一下子就浮出一丈開外,沖力停止之后,情形就不對了,原來水里也有地心吸力,全身直線下沉。喝了一口大水之后,人又浮到水面,尚未來得及喊救命,已經再度下沉。這時節兩根竹竿把我挑了起來,成績是不及格,一個月后補考。」 03 數學考了15分的錢鐘書 真的是被清華破格錄取的嗎? 真相解析 這個故事流傳已久,甚至得到了錢鐘書本人的「確認」。1979年錢鐘書訪問美國時被人問及此事,他回答:「我數學考得不及格,但國文及英文還可以,為此事當時校長羅家倫還特地召我至校長室談話,蒙他特準而入學」。 但這和事件原貌不符。錢鐘書于1929年報考清華,當年招生簡章規定「總平均分不低于40分,國文不低于45分,英文不低于45分,算(數)學不低于5分」,即達到錄取標準。而且「有一科目考分在85分以上,一定錄取」。錢鐘書國文英文優秀,數學考了15分,總成績在被錄取的174名學生中名列57名,完全是按規則錄取。所以,當年的情況可能是清華校長羅家倫注意到了錢鐘書的「偏科」,遂召其談話,談話中提及其數學成績很差,也提及其已被錄取,從而令錢產生了一種「破格錄取」的錯覺。 值得一提的是,「破格錄取」錢鐘書的羅家倫在就職演講中曾說,「我希望此后要做到沒有一個不經過嚴格考試而進清華的學生」。錢鐘書被錄取既表明清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胸懷,同時也表明清華歷史上人才輩出,不是因為「破格」,而是堅持「守格」。 04 凌晨的清華圖書館 真的燈火輝煌嗎? 真相解析 據不完全統計,清華有老館(目前閉館維修)、李文正館(北館)、逸夫館(西館)、人文社科圖書館、法律圖書館、美術圖書館、金融圖書館、建筑圖書館等。各圖書館開放時間不盡相同,但一般在晚上10點就關閉。閉館維修前的老館是開館時間最長的圖書館,平常開放至晚上10點半。直至去年考試周期間,應同學們復(預)習的要求,老館延長開放至凌晨0點30分,也算實現了凌晨「燈火輝煌」的景象。 ![]() 其實,除了圖書館以外,還有其他地點可供通宵學習。在2019年4月23日第24個「世界讀書日」之際,北館西側下沉廣場的閱讀體驗中心——鄴架軒實行24小時運營。所以,如果還沒學夠,鄴架軒通宵自習室歡迎你。正所謂平日一時爽,期末火葬場。各位同學還是要保重啊。 ![]() 05 建校初真的僅有40%的學生 順利按期畢業嗎? ![]() 真相解析 由于學校要求嚴格,建校初十幾年,老清華學業淘汰率相當高。1924年,《清華周刊》十周年紀念增刊上,刊載清華學校校長曹云祥的文章,其中統計了建校歷年來的學生修業情況,按期畢業者僅占約百分之四十,可見當時學業要求之嚴: 清華歷年收入學生總數 一五〇〇名 畢業生 六三六名 開除者 三〇一名 退學者(等于除名) 一三五名 病故者 四五名 在校肄業者 三八三名 改辦大學后,學校繼承了認真教學、要求嚴格的風氣。過去的各種考試形式,如作為平時成績一部分的堂上提問、開課后下課前的十分鐘筆試、月考和期考等,照例施行。尤其是在理工學院,繼續保持了較高的淘汰率。 ![]() 06 清華科學館門額上的英文 真的拼錯了嗎? ![]() 真相解析 在清華大學早期四大建筑之一的科學館門額上,用英文撰寫著「SCIENCE BVILDING」,不少到過這里的人都認為「BVILDING」一詞存在拼寫錯誤,十幾年前《清華大學科學館英文拼寫出錯》一文還曾刊登在《京華時報》上。 ![]() 實則在十九世紀前的幾個世紀,英文中的U和V一直不分,經常可以互換。所以「SCIENCE BVILDING」的寫法是仿古的,在國外大學校園中也可以看到BVILDING的字樣,為了尊重歷史,近百年來一直沿用了這個按照古體拼寫的單詞。 07 清華第一版校歌真的是英文的嗎? ![]() 真相解析 1913年秋,清華學校聘了新的音樂教師Miss Kathorine E. Seelye,為清華學校譜寫了英文校歌《Tsinghua College Song》詞曲。1923年畢業的方重校友在回憶文章《求學年代漫筆》中,還記錄了這個英文校歌的歌詞第一段: 「當年清華園內的外語氣氛確實十分濃厚。我們一天到晚就是同外語打交道,……此外還學唱英語歌,如學生常唱的‘清華校歌’(Tsinghua College Song),詞曰: O come and join our hearty song, As proudly here we stand; For Tsinghua College let us sing,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We'll spread her fame and win a name, And put our foes to shame, If you don't agree, come on and se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the sam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 08 萬人食堂真的容得下一萬個人嗎? ![]() 真相解析 萬人食堂建筑面積1325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500人用餐,其于2001年4月落成,原名清華大學飲食廣場,由我校三、四、五、六、清真五所食堂拆改而成。作為當時清華校內面積最大的食堂,甚至坊間傳言為當時亞洲第一大食堂(眾所周知,現在的亞洲第一大食堂至少有四所),或因一天用餐人數超1萬人次,故常被稱為「萬人食堂」。 ![]() 2006年學生食堂名稱大變臉,「萬人食堂」喜提「觀疇園」之名,因在今西操和大禮堂附近,曾有良田150畝,乾隆帝在田邊建觀疇樓并多次題詩吟詠農事。今觀疇園位于200多年前的皇田之側,其名寓清華師生不忘稼穡之艱、農人之勞。 09 毛主席真的在清華游過泳嗎? ![]() 真相解析 1954年秋冬季節,不適合露天游泳池游泳。遍尋北京城,只有清華大學擁有一個安全、清潔、供暖設備齊全的室內游泳池。那個冬天,毛主席不定期地在中午12點多或者晚上11點以后,「秘密地」來到西區體育館游泳。 據當時負責接待任務的何東昌同志回憶:毛主席稱贊蔣南翔校長的工作,并對他本人由警衛人員陪同而「和群眾隔離開來」表示無奈。后來,毛主席稱他真正學好游泳,就是在1954年,而在此以前「就沒有學好」。他說:「1954年清華大學有一個室內游泳池,每天晚上去,帶個口罩化妝,三個月不間斷,我就把水的脾氣研究了……」 ![]() 10 紫荊操場跑道一圈 真的不是400米嗎? ![]() 真相解析 紫操操場修建時,內圍場地并不是按常見的足球場規格,而是采用了橄欖球場地的標準,外附跑道一圈約450米,呈長方形,沒有常見的半圓形彎道部分,跑道圍出的綠地也就更方整寬敞。 ![]() 身為紫荊生活區的一部分,除了跑道長度不同尋常,紫操的設計更加強調公共性和可達性和邊界的可停留性:八列寬的塑膠跑道,沿操場邊緣起圍合作用的石階,一塊開放的大草坪,能夠讓同學們在宿舍、操場、C樓等地方便穿行。身為運動場,紫荊操場更具有生活氣息,最具人氣也最「接地氣」,這使其成為了一個超越單純運動場地的校園公共空間。 11 清華校花紫荊與香港區花 真的是同一種花嗎? ![]() 真相解析 清華校花紫荊原產于中國,為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早春葉前開放,枝、干布滿紫色花朵,艷麗可愛。因其盛開時成團抱簇,象征清華人的團結,因而被定為校花。而香港區花原譯為洋紫荊,香港人稱為「紫荊花」,又因其屬羊蹄甲屬,叫它「紅花羊蹄甲」或「紫花羊蹄甲」,1880年在中國香港被首次發現,并非清華校花紫荊。 ![]() 12 國立清華大學時期 真的采用過等級制成績嗎? ![]() 真相解析 當時教師記錄學生的平時成績,分成E、S、N、I、F五個等級,E相當于95分,S相當于85分,N相當于75分,I 相當于65分,F則為不及格。 當時的學生們給E、S、N、I、F五等都起了綽號,管E叫「金齒耙」,管S叫「銀麻花」,取其貴重之意;管N叫「三節鞭」,而管I叫「當頭棒」,管F叫「手槍」,都是觸霉頭之稱。對評分較嚴的教師,同學間曾戲謔說,某某教師是「軍火商,手槍給得太多了!」 為了夯實學生的基礎,清華考試也非常頻繁嚴格。每逢學期大考,為期一周,六七門功課全考,幾乎沒有復習時間,有時一天考試有多至二三門的。有學生描寫考試生活是:「叫苦連天地忙著,昏昏沉沉地迷著,提心吊膽地怕著,咬牙切齒地忍著。」這便是緊張而又歡樂的大學生活。 看完《是真的嗎?》清華特供版 對清華園的了解是不是又增加了呢?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清華傳說?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參考資料: [1] 清華新聞網《清華歷史上的體育鍛煉》 [2] 梁實秋《清華八年》 [3] 湯晏《錢鍾書訪哥大側記》 [4] 《國立清華大學歷年招考本科學生錄取標準》,《清華周刊》(向導專號) [5] 《短史記丨清華破格錄取錢鐘書?沒有這種事》 [6] 羅家倫《學術獨立與新清華》 [7] 新清華《清華歷史上的嚴格要求與嚴謹學風》 [8] 中國網《清華科學館門額上“BVILDING”沿用百年》 [9] 清華大學校史館《毛澤東與清華大學二三事》 [10] 清華新聞網《國立清華大學時期的教育教學理念》 [11] 清華新聞網《我校部分食堂獲新名》 |
|
來自: liuxipen20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