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6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禁毒宣判大會,依法對8案中10名運輸毒品犯進行公開宣判,并將10名罪犯押往刑場,執行死刑;2014年6月26日,海南省??谑兄屑壢嗣穹ㄔ簩σ慌溬u毒品罪犯進行公開宣判并執行死刑;2019年6月26日,深圳市兩級法院對25件毒品案件38名被告人進行一審公開宣判,其中2人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看到這里,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們已經發現了共同點,執行日期全部是“6月26日”,那么這天到底是個什么日子?為什么都要在這一天處決毒販?一切故事,還要從1839年說起。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身穿官服,氣度莊重,表情嚴厲,站在人群中間,今天,他要做一件大事——銷煙。這一天,無數中國百姓涌來虎門淺灘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幕,就連外國領事、記者和傳教士也跑來圍觀,有的甚至是從中國澳門趕過來看的。 在眾人的注視下,林則徐讓人把一箱箱收繳到的鴉片搬出來,然后親自檢驗,確認無誤后,林則徐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銷煙行動,史稱“虎門銷煙”。 這場行動整整持續了23天,從6月3日進行到6月25日,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行動,我國將6月26日(銷煙結束翌日)定為禁毒日,得到了國際認可,故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這就是為什么我國總將處置毒販的日子放在這天。 但其實對于林則徐來說,做銷煙這件事不難,如何安全銷煙,才是最大的難題。若是直接用火燒,237萬斤的鴉片太難燒盡,并且它們的殘渣會滲入泥土,那些毒癮纏身的人,恐怕愿意掘地三尺,對著土吸,更可怕的是燒鴉片產生的氣體,會讓整個廣東煙霧繚繞,甚至讓不吸鴉片的人上癮,豈不是得不償失? 再三思慮下,林則徐決定采用“海水浸泡法”,那么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呢? 首先,在海邊鑿出一個大池子,為了防止鴉片滲入泥土和四周,池子周圍要釘上幾層木板,池底鋪滿石頭,再挖出一條水溝,提前倒入海水,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爛,倒入海水中,浸泡半日,最后投入大量石灰,石灰遇水沸騰,煙土開始溶解。 這時候士兵們拿著木棍,不停攪拌池中煙土,等到煙土溶解得差不多時,趁著海水退潮,便打開池子,讓池中物進入大海,最后用清水沖刷池子,一滴殘留物都不給留下。 林則徐的這一壯舉,不僅重重打擊了毒販子和癮君子,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讓老百姓們加入抵制隊伍;同時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者的決心,因為當年英國認為,我們不敢公開損害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 虎門銷煙也成了全球范圍內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這一天將被我們永遠記住。 |
|
來自: 老駱駝4753 > 《人物與史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