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下法 【代表方】 濟川煎(《景岳全書》) 【組成】 當歸三至五錢(9-15g) 牛膝二錢(6g) 肉蓯蓉酒洗去咸,二至三錢(6-9g) 澤瀉一錢半(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錢(2g) 枳殼一錢(3g) 【方歌】 濟川當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 腎虛便秘小便清,滋補陰陽病證除。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 【治法】 滋補陰血,溫陽潤下。 【適應證】 虛滯證:大便干結,大便數(shù)日一行且困難,或小便清長,或小便短少,或腰膝酸軟.或全身無力,舌淡苔薄白或略黃,脈虛弱。 【配伍焦點】 虛滯證其基本病理病證,一是陽虛而不得推動,一是津虛不滋榮。因此,治療虛滯證,其配伍焦點必須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證機選用助陽益陰藥:審證機是陽虛不得溫煦,陰虛不得滋潤,其治當助陽益陰。如濟川煎中肉蓯蓉,牛膝。 2、合理配伍滋補陰血藥:辨病變主要矛盾方面是大便不通,其治當補血潤腸通便。如濟川煎中當歸。 3、妥善配伍理氣藥:氣機調和則大便通暢,理氣則有助于通便。如濟川煎中枳殼。 4、適當配伍辛散藥:辛可助陽,陽得辛則行;辛主潤,潤則大便通,其治當用辛散。如濟川煎中升麻。 5、酌情配伍滲利藥:大便不通,治當滋潤,滋潤有濁膩,故其治當瀉濁。如濟川煎中澤瀉。 6、隨證加減用藥:若氣虛明顯者,加人參或黨參,白術,以補氣,使氣能主開合;若腰酸明顯者,加巴戟天,狗脊,以補腎強筋骨;若耳鳴明顯者,加磁石,熟地,以滋補腎氣,鎮(zhèn)納腎氣;若大便困難明顯者,加檳榔,厚樸,以行氣理氣導滯;若陰津不足明顯者,加生地,麥冬,以滋陰生津;血虛明顯者,加當歸,熟地,以補血滋陰潤腸,等。 【臨證訪談】 1、臨證用方從研究藥用個性為突破點 肉蓯蓉溫腎以助陽,益精以助陰,潤腸通便。 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善主下行。 當歸養(yǎng)血和血,并能潤腸通便。 枳殼行氣理氣,助陽以通便,助陰以滋潤。 升麻味辛而行散,升達陽氣以助腎。 澤瀉非針對證機而設,而是針對肉蓯蓉,牛膝,當歸滋補之濁膩而設,即瀉濁膩而不壅滯氣機。 2、臨證用方從探索藥用共性為切入點 根據(jù)濟川煎方中藥用主治的個性、共性及特殊性,再根據(jù)方中用藥相互作用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性與個體差異性,從而決定認識、研究與應用濟川煎治法不僅可主治虛滯證,還可主治其他諸多病證如痔瘡等,并對下列所舉病種而具有濟川煎主治病理特點者,以法用之,則可取得明顯治療效果。 (1)痔瘡:經常大便干結,非大便困難,時有大便帶血,舌淡苔薄,脈弱。 (2)肛裂:經常大便干結,排大便困難而疼痛,大便帶血,常伴有腰酸或耳鳴,舌淡苔薄,脈弱。 本方可以治療慢性闌尾炎、慢性膽囊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老年人習慣性便秘等病證而見上述證機者,均可以本方加減治療。 【醫(yī)案助讀】老年性便秘 吳某,男,90歲,離休教師。主訴:近20年來,每7天1次大便,大便干結難下,約持續(xù)30分鐘,才能排出大便,并說短次大便時必須用油潤滑,若不用則大便不能排出,用“開塞露”治療,大便困難雖稍有緩解,但仍痛苦不堪,雖屢經中西醫(yī)治療,但大便困難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刻診:大便干結難下,小便夜間至少4次,耳鳴腿軟,下肢惡寒明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診為虛滯證,治當溫陽益陰,以濟川煎加味:當歸25g,牛膝30g,肉蓯蓉30g,澤瀉10g,升麻6g,枳殼6g,桂枝12g,厚樸12g,麻仁24g。6劑,1日1劑,水煎分2次服。二診:大便較前通暢,約持續(xù)10分鐘左右,又以前方6劑。之后,累計服藥約30余劑,每3天大便1次,但不困難,由于年齡已高,囑其以后在每次排大便之前1天服藥,以維持療效。 按:老年性便秘,用濟川煎治療,且不可因病人夜間小便量多而減去澤瀉,要知澤瀉于方中所起作用不是針對病證而設,而是針對方中滋補藥濁膩而設。根據(jù)筆者臨床治療體會,用濟川煎中澤瀉劑量不可太小,小則不能瀉濁膩。方以濟川煎滋陰助陽,潤下大便,加桂枝以通達陽氣,使陽能溫煦,麻仁以滋陰潤腸,使陰能濡潤,厚樸以下氣行氣,使氣機通暢,諸藥相互為用,以建其功。 圖書名稱:用方臨證指要 圖書作者:王付 |
|
來自: 光年中醫(yī)骨傷科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