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所學校工作過多年的我,對那所學校的很多事情都已淡忘,唯獨有一件事卻一直記憶猶新——每天,輪值老師、領導、學生會干部都會站在校園各個角落里,出其不意地逮住那些隨手亂扔垃圾的學生,并對他們進行懲罰,輕則批評教育,重則紀律處分。 記得有一天輪到我值日,我站在教學樓一個不顯眼的角落,遠遠看見一名學生溜出了教室,伸著腦袋左右張望一番,發現四周無人后,他迅速將口袋里的垃圾扔到地上,然后得意洋洋、一臉輕松地朝操場走去。 我立刻從角落里跳出來叫住他:“站住!把垃圾撿起來!” “不是我丟的,憑什么要我撿?”他轉過身,臉不紅心不跳、鎮定自若地反問我。 “我看見就是你丟的!”我回答。 “你有什么證據?”那時候還沒有攝像頭,我一下子愣住了,那個學生似乎更加有理了:“以后眼睛看清楚點兒再抓人!”說完,他哼了一聲,趾高氣揚地走開了。 “這些孩子怎么了?難道亂丟垃圾又不承認是一件值得炫耀甚至非常愉快的事?”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當時,學校雖然對學生衛生習慣抓得很緊,還樹立了很多清潔衛生標兵,然而這些優秀榜樣卻沒發揮多少示范作用,亂丟垃圾的現象在三餐時間里尤為突出——學生用餐之后,地面一片狼藉,掃地阿姨經常邊打掃邊抱怨。 后來,我調到了另一所學校。剛一踏入校園,我就發現這里特別干凈整潔,地上沒有任何垃圾。 我非常納悶:“學校的清潔衛生怎么搞得這么好?”再放眼望去,校園里一片祥和,沒有任何“清潔衛生標兵”展牌,當天值日的老師、領導都很悠閑自在,根本就沒有那種隨時準備抓“賊”的緊張。 一天,輪到我值日了,我習慣性地站到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處蹲守,準備隨時抓住亂扔亂丟者,沒想到學生非常自覺,天都快黑了,我還是一個學生都沒抓到。 這讓我非常失望,因為以前那所學校的校長曾嚴厲地對我們說:“一天不抓住幾個亂扔亂丟的學生,你那叫‘值日’?!” 終于,快上晚自習時,一名學生從寢室里飛奔出來,奔跑中一團紙從他口袋里掉出來,他卻根本沒發現,頭也不回地繼續朝前跑。 我忍不住大聲喊道:“站住,把垃圾撿起來!”然而那名學生對我的話沒有絲毫反應。 我一氣之下,幾步沖過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他這才側身看著我,莫名其妙地問:“怎么了?” “回去把你丟的垃圾撿起來!”我緊緊拉住他,把他朝紙團那邊拖去。 沒想到我們剛挪了一步,一位老師剛好路過,他看到那團紙,毫不猶豫地彎腰撿了起來,而那名學生則趁機掙脫我的手,小聲嘟囔了一句“神經病”,然后轉身跑了。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們以前遇到垃圾,首先想的是:“這是哪個學生扔的?一定要想方設法查出來,逼著他親自來撿,還要對他進行懲罰,以警示他人!” 而這所學校,上至校長,下到普通員工,看到地上的垃圾都是習慣性地彎腰撿起來,在他們的示范下,學生不僅不亂丟垃圾,而且遇到地上有垃圾,也基本上都能自覺彎腰撿起來,所以校園才那么干凈整潔。 這就是榜樣示范的作用。 榜樣示范不是你多會說,多會講道理,多會標榜自己,多會監督檢查,而是不帶任何功利心,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做好自己,影響他人,否則,采取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方式,做任何事都帶著功利目的,那么樹的榜樣越多,對周圍人群的危害就越大,對道德品行的殺傷力也越強。 欄目:教育隨筆 作者:董建華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第二中學 責編:陳秀娣 《班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