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44 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 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原文】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謂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釋】 ①旅:祭山,這里作動詞用。在當時,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資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二十九歲。冉有當時在季氏門下做事。 ③女:同“汝”,你。 【譯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學生冉有說:“你不能阻止嗎?”冉有回答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禮嗎?” 【解讀&感悟】 本章談論的依舊是禮的問題,孔子對當時季孫氏的“越禮”行為進行抨擊。季孫氏只是魯國的大夫,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而冉有身為季氏的家臣卻不能阻止他。因此孔子只能感嘆:“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禮嗎?”因為林放作為一個普通人,尚且懂得問禮之根本,而身居上位的季孫氏卻不遵循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