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布 文:小西 版式設計:湛藍 圖源:網絡 去過江南的很多小城市,小鎮,古鎮。這個位于杭州附近的小城市“富陽”,古為富春縣。給我煙花三月的游記,留下了別樣秀潤淡雅迤邐的難忘印象。 有朋自遠方來,我想,這帶著吳語口音,富陽小城的人們,是淳樸而親切地迎接包容著遠方的旅人,對它們,他們,她們,春天的打擾。想起鄭愁予寫的一首詩《客來小城》: 三月臨幸這小城, 春的飾物堆綴著…… 悠悠的流水如帶: 在石橋下打著結子的,而且 牢系著那舊城樓的倒影的, 三月的綠色如流水…… 客來小城,巷閭寂靜 客來門下,銅環的輕叩如鐘 滿天飄飛的云絮與一階落花…… 富陽置縣于公元前221年,是東吳大帝孫權的故里,保存著淳樸的民俗風情,蘊涵著濃重的歷史文化,辛棄疾有詞:“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富陽也是現代文豪郁達夫的故鄉。 一條水色秀麗,浙江水系的翡翠玉帶,浙江中部河流“富春江”,流貫著桐廬縣、富陽縣。 對于富春江,很多人最初的印記是不顧萬乘主、不屈千戶侯的東漢高士嚴子陵的隱居地。嚴子陵釣臺因此得名。嚴子陵,名光,字子陵,會稽余姚人,東漢初年隱士。少時曾與劉秀同游學。劉秀即位后,嚴子陵不愿出仕,遂更名隱居,“披羊裘釣澤中”。劉秀再三盛禮相邀,授諫議大夫,仍“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老死于家,年八十。 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有一幅名作《富春山居圖》,畫的就是富春江的山山水水,秀麗淡雅的風光。我不是畫家,能畫不盡如夢江南,悠遠的江南旖旎,空靈雅靜的美。 我不是文人詩人,能寫不盡江南的冷靜悠長,山清水秀,晶瑩剔透。我只能用手中的相機,一一珍藏下,這座小城。別樣的風景,清秀安靜。 選取一些美好的時光,一個一個的瞬間,不言不語,唯有靜靜地將心沉醉其中。 【富陽.琴溪香谷。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富春.桃源】 【富陽.江南龍門古鎮】 燃燒你 溫暖我 背著背囊,短暫的旅行,惆悵的離開,旅行有時,是為了與某人同行,有過是為了與自己獨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很多的古鎮,總有些相似的味道,但這小橋流水,寧和時光,是怎樣看都不會煩膩的。余秋雨寫過“閉眼就能想見,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橋,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樓板底下就是水......”這一次,很喜歡這個小城、這個小城的古鎮,這個古鎮沒有太多的商業化氛圍,多了一些“平平淡淡是真”,自自然然,妥帖淳樸的落伍味道。 落伍,返樸歸真,也許才是真理,是智慧,是歲月的結晶:像鹽一樣。我想起作家麥家說的話。 作者簡介 小西:素簡,清新,自然。 新 書 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