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節將至。 此時的天氣,儼然已是寒冬。 門外的馬路邊上,那株高大的苦楝樹,黃葉凋盡。 唯余下,在疏落的樹梢間,藏不住的金色小果實。 前些天,剛從二環邊的小公園經過。 那個夏日里,荷葉田田的池塘,這會只剩下了根根枯管。 殘荷滿地,寒風搖曳下,一片蕭素。 翻開古代的那些詩與詞,但凡是提到冬天的,大部分少不了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飄落軒轅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然而,這座南方城市,冬日并不落雪。 自小在這座從不下雪的城市生活慣了后,對那些寫雪的詩句,實在沒有代入感。 不知為何,南方的冬日少有文人的筆墨,實是遺憾。 《2》 相比于南方的冬,其實秋天要來得更可愛。 范文正公在詞里,正是這樣寫道: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念起來,斜陽與芳草,完全就是南國之秋的真實寫照。 太姥山上的秋天,也是這樣的。 終年清風雅寂的太姥山,在春和夏的時候,草木生機勃發。 山上的雜花亂草們,從新生,到繁茂,再到夏日時期的欣欣向榮,觸目皆是碧綠。 等秋天到了,西風一吹,漫山分布的狗尾巴草、狼尾草、蘆葦們的草穗子,已經沉甸甸的墜彎了腰。 草穗們變黃了,風在輕輕的搖晃它們的種子。 搭乘著干燥的秋風,它們將新一年新生的希望,又埋在了泥土里。 走在山路時,拔下一株狗尾巴草的穗子,放在手上把玩。 湊近去聞,爽朗的草木干燥清揚香氣,送入了鼻端。 而如今,等到今年的秋白茶下了山后。 取來一喝,在嗅聞茶香時,又重新感受到了這樣的草木清香。 秋茶里,除了有類似干燥的狗尾草氣息外,還有著不少數不清的野花野草香氛。 有野蕨菜、狗尾巴草、穗子長長的蘆葦和蘆狄,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通過一抹舒心的香,完全能讓人重回到太姥山的秋天。 在一杯好茶身上,藏著太姥山的高山空靈意韻! 那么,話說到太姥山的秋天,產自那兒的秋白茶,到底擁有哪些不同呢? 《3》 按照節氣來分,太姥山上主產的秋白茶,分為三種: 立秋壽眉、白露壽眉、寒露壽眉。 這三個不同節氣的秋白茶,因生長期的氣候特征不同。 所以,在這三個節氣采摘下來,經過萎凋和烘干制成的秋白茶,分別擁有著與眾不同的香氣和滋味特征。 立秋,涼風初至。 遠山秋云起,平野漸蒼黃。 立秋壽眉,作為初秋那批采下來的茶,模樣長得很特別。 葉片大、舒展、奔放,茶梗長,芽頭細長。 整體顏色偏五彩,以黃綠色居多,葉背白毫較少。 白露,冷熱交替。 白露暖秋色,月明邀清風。 白露壽眉,是仲秋時節采下來的茶。 在外觀上,相對于立秋壽眉而言,葉片小了一圈。 但受到晝夜溫差的作用,葉片長得更加厚實,白毫分布也多了些許。 寒露,菊有黃華。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寒露壽眉,是晚秋時節采摘下來的茶。 因為氣溫降下來的緣故,寒露壽眉的葉片要長得更加厚實。 相應的,蠟質層也更厚。 這是茶樹新生的嫩葉,為了抵御寒冷,而演化來的生存智慧。 比起白露茶,整體顏色看上去更加的黃綠,白毫也更密集些。 這三個不同時節出產的秋壽眉,整體而言,各有風流。 《4》 先來說,立秋壽眉。 從今年開始,為了更好的確保秋茶的品質,更好的確保白露茶的品質,太姥山上的立秋壽眉,已經停采了。 所以,今年的秋白茶版圖里,并沒有了立秋壽眉的存在。 立秋壽眉的一代芳芳,成為了絕唱。 如今,只能取出2018立秋壽眉,來好好感受立秋茶的節氣特點。 立秋壽眉,采在立秋之后,白露之前。 擁有著,白天晴空艷陽,而傍晚微涼的氣候滋養,所帶來的甜美花香和淳和湯感。 所以,在不少的老茶友群體里,一直對其尤為迷戀。 然而,提到太姥山上的立秋茶,近幾年,它的命運一直幾多波折。 在更早的之間幾年,它被S師傅按照外觀顏色的特征,取名為“五彩貢眉”。 提到貢眉的稱呼,又是個歷史遺留問題了。 在2018年5月1日前, 在大白大毫茶樹上采下的高等級的壽眉還可以稱作“貢眉”。 而在新國標正式實施后,貢眉這個名字,只能用在菜茶上。 所以,在立秋節后采下來的那批,葉片五彩色的秋茶,就被按照節氣,命名為“立秋”。 從這段幾經曲折的取名過程上,就能看出,它注定是款特殊的茶。 還是回到正題,聊聊2018立秋壽眉的滋味吧。 受到明媚的秋陽照拂下,它的香氣里,生出了分外高揚的甜花香,一經沖泡,就能夠輕松聞到。 并且,茶湯喝起來,特別的清甜,能夠帶來愉悅的味蕾享受。 湯水里的淳和風味,更是一般主打清新沁潤的春白茶,所不具備的。 這樣異常的淳和感受,對于剛開始入門學喝茶的新手來說,特別的友好。 哪怕是剛開始,嘗試用蓋碗泡茶的新人,也能輕松的將其駕馭。 這類淳和的湯感,完全不易泡苦和泡澀。 從這點上看,它還是特別適合新人喝茶的入門包。 陰冷沉郁的冬天里,泡上幾杯這樣的,花香明媚馥郁的立秋壽眉。 哪怕是再低沉的心情,也能被渲染得舒展開來! 《4》 再來說,白露壽眉的滋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冷熱交替,早晚溫差較大的白露時節。 對于太姥山上的茶樹而言,極為有利于內質的積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聯想到詩經里的句子,白露的名字,更加的具有詩意。 相對立秋茶來說,晚了一個月后登場的白露壽眉,更像是寶姐姐般的存在。 更加的,宜室宜家。 要好喝,秋白露,并非虛傳。 到了白露節,南方的秋意,尚未到達濃郁的階段。 ![]() 而太姥山上,雖要比山下冷一些,但也沒到草木凋零的狀態。 反倒是,雜草叢生,草木豐茂,植物們在抓緊最后的時機生長。 一片深綠和淺綠,盡在藍天白云下,恬淡的舒展開來。 這不,現在可以通過一杯2019白露壽眉,來近距離的感受,白露茶的真實風采! 打開紙箱取茶,一開箱,就能聞到分外干燥的草木花草清香。 稱重后放入蓋碗里,注入沸水沖泡,甜花香、草藥香、蘆葦香,分外明顯的氤氳而出。 不論是在蓋香上,還是在湯水里,這股子茶香都穩定的相伴相隨。 其中的花香,更是頗具力量感。 像是一只穿云箭,嗖的一聲,最早出現,一馬當先。 如同秋日的山林,山花爛漫叢中那般,香得特別的有層次感。 與花香相伴登場的,是清涼的草藥香,還有茶湯吞咽入喉時,喉嚨里的清涼感。 藏在稠軟的茶湯里,這些個芳香分子們,和諧的相處著。 豐富的花香落水,能讓人喝到滿口生香。 ![]() 《5》 太姥山的秋白茶里,寒露壽眉是壓軸登場的存在。 寒露一到,便是晚秋了。 露氣寒冷,將要凝結,氣溫越發的變冷。 滿地皆秋色,秋蟲窗下鳴。 一過寒露,天氣變冷,秋天在靜靜的離別。 今天的秋天,整體而言,晴朗的氣候居多。 但到了傍晚夕陽落山后,凜凜的西風,忽的就將斜照的溫暖轉變,氣溫驟降。 寒露的時候,山上晚間的溫度,明顯的降下來了。 雖然,白天的溫度,整體上還居中。 ![]() 并且秋陽融融的天氣下,連吹來的風也是憨憨的。 但到了相對低溫的夜間,對于茶樹的生長,考驗難度就比較大了。 于是,茶樹們得抓緊最后的時機,去發芽和展葉。 受到時節的影響,相對于立秋和白露,寒露壽眉的產量,要更低一些。 雪壓過的蘿卜更甜,經過霜的茶,內質更豐富! 因為,天氣冷,光照弱,多漫射光線。 ![]() 這樣的天氣條件下,產出來的茶,膠質更豐富,內質積累更多元。 從整體實力來看,寒露壽眉絕對是一眾秋茶里邊的佼佼者。 取來2019年的寒露壽眉,在它的茶香上,擁有著特別甜的花香。 是那種盛開在陽光底下的,特別持久有力的香氣。 沖泡后,細細品嘗,略有不同的是,湯水里的花香,又帶上了幾分清雅,像幽蘭的感覺。 現階段的茶湯,湯感喝起來特別的清甜和甘醇。 像是清泠泠的山泉水,再摻上了花蕊蜜那般,分外的清甜和清潤! ![]() 《6》 立秋,白露,寒露。 這三個不同的節氣,擁有著不同的風景。 而在秋白茶上,走過不同的時令和節氣,能夠擁有不一般的風情。 它們的風情和滋味,最是能夠代表太姥三秋的風骨! 好茶,喝上一杯,能讓人重回當時的靜柔秋景。 在立秋壽眉、白露壽眉、寒露壽眉的對比當中,分不出好壞和高下。 能夠比出來的,只是它們的香氣和滋味背后,擁有著的意韻!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