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段時間一直足不出戶閉關在家,無論是居家辦公還是影音娛樂,使用網絡都比往常更為頻繁,因此發現了不少隱形問題,主要出現在局域網掉速和新設備加入偶爾不成功方面。趁著時間充裕,就來好好整改一番,說白了就是換個更為合適的路由器。 【通過問題找出需求】既然發現了問題的現象,就要分析出問題的根本才能解決。之前倉促上馬過幾套不同品牌Mesh路由作為子路由,貌似由于兼容性的問題會出現連上WiFi沒數據的惱人問題,最終的歸宿不是被7天無理由就是閑魚處理。以至于大部分時間還是網件R8500在孤軍奮戰,獨自撐起4層的所有用網需求。 「加入不成功怎么辦」在新設備加入到路由器如果出現加入不成功或怎么輸密碼都不對時,八成說明路由器的WiFi帶機量已經到上限了。帶機量取決于路由器的硬件配置,雖然此前使用的R8500并不低,但依舊還是扛不住總數達到100以上的智能家居設備、監控設備、電視、投影、NAS、手機以及平板,所以下一個路由器配置要更高。 「局域網掉速怎么辦」局域網掉速主要體現在多個播放設備同時訪問NAS時,NAS本身做了RAID 10所以內部讀取基本沒瓶頸。猜測是單個千兆網卡帶寬不足,此前用過的QNAP NAS利用端口聚合連接時就沒有這個問題,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此猜測。因此路由器的另一個選購要點是具備超過千兆帶寬的接口,或具備端口聚合功能。 「WiFi 6有沒有必要」802.11ax俗稱WiFi 6,擁有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延遲,MU-MIMO技術再度完善,由802.11ac協議中僅支持下行數據升級為雙向。新增OFDMA(正交頻分多址接入),可以實現所有用戶數據同時傳輸。要問短期此網絡是否會普及,看看相關設備的價格就能知道,AX200 WiFi網卡50元上下、入門級路由器不到500元,價格門檻不高,顯然就會快速普及。
【網件RAX120開箱曬單】本人最終選擇的是網件夜鷹RAX120,在硬件配置上使用了高通IPQ8074 14nm 4核2.2GHz處理器、1GB內存,相比R8500的博通BCM4709 40nm雙核1.4GHz + 512MB組合好上太多了。由于快遞無法送到家門口,而是統一堆放在小區傳達室,第二天取到時外包裝已經略顯磨損。 包裝上醒目的AX12標簽,所代表的是支持最多12條數據流進行同時數據傳輸。本人所用的螢石NVR會7x24小時收集多個攝像頭的流媒體,如果此時又有多個媒體設備同時訪問NAS的話,極易造成網絡堵塞。有了這個賣點,就可以迎刃而解。 包裝左右兩側列舉了網件夜鷹RAX120的諸多特性,撿關鍵的說:利用內部的8根天線組成4x4 2.4GHz 1.2Gbps + 8x8 5GHz 4.8Gbps的AX6000規格,并能向下兼容;支持OFDMA + MU-MIMO + 1024QAM,無線傳輸效率更高;擁有5G/2.5G/1G多千兆有線網口,其他接口具備端口聚合功能。 包裝內含網件夜鷹RAX120本體、電源適配器、面條網線、說明書及保修卡。 ![]() 網件夜鷹RAX120的外觀與主打性價比的AX8和旗艦級AX20相一致,寬大的機身配合兩側可折疊的天線陣列,似乎像是陳列在航母甲板上的戰斗機。 ![]() 天線陣列的轉軸設計有非常巧妙的結構,用手輕輕翻起,到了預定位置就落下鎖定。也不難發現左右兩側各有4根隱藏饋線,也就對應了共計有8根天線。 ![]() ![]() 展開之后濃濃的科技感撲面而來,仿佛外星飛船映入眼簾,相比友商的八爪魚、帝王蟹更有設計感。主體使用大量鏤空金屬網結構,強化散熱能力,中間兩個按鈕是WPS和WIFI開關。 ![]() 金屬網鏤空部位后方隱藏一枚主動式風扇,喜大普奔!終于不用擔心散熱問題了!要知道馬云家有個銷量不低的SKU關鍵字叫做“R8500散熱底座”....... ![]() 接口都集中在后部,分別為4個千兆LAN、1個WAN上行、5G/2.5G/1Gbps多千兆口以及兩個USB 3.0,其中LAN 1/2口支持端口聚合為2Gbps速率。 ![]() 四個橡膠墊腳保證了擺放的穩固,同時令底部與桌面留有一定的間隙,讓空氣由鏤空位置進入到內部,提升散熱效果。 ![]() 最后把即將退休的R8500與接班的RAX120合影留念,兩者的外觀已經明顯看出代溝,R8500方正保守符合當時崇尚的高端商務范,RAX120則充滿前沿科技感。 【初始化安裝設定】![]() ![]() 將路由器的WAN口與光貓LAN口連接,由于光貓本身就具備DHCP能力,網件夜鷹RAX120開機進入管理頁面直接就可以識別到外網。 ![]() ![]() 接下來需要設置路由器管理密碼和SSID名稱及密碼,同時利用Smart Connect功能可以將5GHz、2.4GHz頻段綁定成一個SSID組,在設備連接時可以根據負載和設備類型自動分配。 ![]() 設置完畢之后,自動搜索新的固件,本人的習慣是一直保持最新,整個更新過程需要3分鐘左右。 ![]() 最后一步將跳轉至網件官網注冊產品,此步驟將解鎖路由器遠程管理、官方保修激活(保修期限以注冊當日開始算起) 【進階高級功能設定】完成以上初始化設定無需其他操作就能上網了,不過為了看看這個高端路由器有什么特別功能,還是進入到管理頁面探索一番,并順道把端口聚合設置好。 ![]() RAX120 ![]() R8500 網件夜鷹RAX120的管理頁面與R8500大體相同,還是熟悉的味道,只不過變成了黑白極簡風格。 ![]() 因特網選項卡中,WAN竟然可以更換成5Gbps的多千兆口或LAN1/2組成的端口聚合,為日后更高速的網絡接入做好了準備。 ![]() OFDMA(正交頻分多址接入)是802.11ax規范中新加入的特性,可以實現所有數據同時傳輸,不會被單個用戶占用整個信道。在無線選擇卡,可以單獨在5GHz或2.4GHz頻段下設置開關。 ![]() 在高級部分的端口聚合選項中,除了有R8500的LACP模式外,新增LAG模式,能夠兼容的網絡設備更多。本人要和Win 10系統的NAS進行連接,所以選擇常用的LACP模式。 【Win10開啟端口聚合】![]() ![]() 為了迎接網件夜鷹RAX120的到來,本人還特意買了個Intel X540-T2萬兆雙電口網卡,以及配套的7類萬兆網線,想要讓NAS享受到5Gbps有線網絡的極速快感。不過插上發現然并卵,系統內依舊顯示的是1Gbps。 ![]() ![]() 原來X540-T2的傳輸速率僅支持10G/1G/100M三種模式,無法以5G/2.5G模式運行,而更貴一點的X550-T2才可以。那就用端口聚合實現更高的速度吧,剛剛在路由端已經開啟完畢,下面在PC端也打開。 ![]() 在設備管理器X540-T2網卡屬性的分組選擇卡新建分組,名稱隨便起。 ![]() ![]() 接下來勾選上兩個X540-T2網卡,組類型選擇IEEE 802.3ad動態鏈接聚合,也就LACP模式。 ![]() ![]() 等待片刻,設備管理器中刷新出組設備,屬性中兩個網卡狀態均顯示活動,即表示設置成功,此時的鏈接速度達到了2Gbps。 【文件對拷速度測試】![]() ![]() 利用臺式機的千兆網口向已經開啟雙千兆端口聚合的NAS進行文件傳輸,無論是拷入還是拷出速度都穩定在110MB/s以上,幾乎達到了1Gbps的上限,且速度平穩。 ![]() ![]() 再使用升級了AX200的榮耀魔法本進行測試,鏈接5G頻段后速度顯示為1.2Gbps。此時的傳輸穩定性和速度稍遜于有線,拷入為75.8MB/s、拷出為100MB/s。 【信號覆蓋強度測試】![]() 網件夜鷹RAX120共采用了8根天線,信號覆蓋自然是其賣點,也是本人購買路由器的核心訴求之一。路由器的安裝位置在1樓客廳大的電視墻區域,共在不同樓層選取6個位置作為信號測試點,測試設備依舊是升級了AX200的榮耀魔法本。 ![]() 位置1 強度-50dBm 速度961Mbps ![]() 位置2 強度-78dBm 速度164Mbps ![]() 位置3 強度-66dBm 速度1201Mbps ![]() 位置4 強度-52dBm 速度1201Mbps ![]() 位置5 強度-65dBm 速度400Mbps ![]() 位置6 強度-79dBm 速度288Mbps 不難發現網件夜鷹RAX120的信號覆蓋能力非常出色,即便是兩層之隔5G頻段依舊可以覆蓋到,信號強度不超過-80dBm,保證家中網絡的正常使用不斷網。 【全文總結】![]() 最終把家中所有的網絡設備遷移到網件夜鷹RAX120,使用體驗得到了提升。最為顯著的有兩點,地下室和三樓的網絡質量得到了明顯改觀、多個電視同時訪問NAS中的高碼流影片不再卡頓,總之覺得物超所值。不過本人也并不滿足于此,在即將截稿之時又剁手了一套Orbi,大家敬請期待吧! |
|
來自: BigBangLe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