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在茶界,有一款萬金油般的茶具。 它價格便宜,門檻低,千家萬戶都用得起; 它操作簡單,就連10歲小孩都會使用; 它造型簡單,卻包羅人文哲理,被親切地稱之為“三才碗”; 它就是每個茶人都會擁有的一款茶具——白瓷蓋碗。 于白瓷蓋碗而言,是能夠輕松駕馭各大茶類的沖泡,不論你是紅茶、綠茶、白茶、黑茶、巖茶、黃茶,甚至是花茶,它都能手到擒來。 很多茶友都不相信白瓷蓋碗有這么神奇的功能,于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要“刁難”一下這款萬能的茶具。 《02》 “你說只要一個白瓷蓋碗據(jù)能泡遍所有茶葉,那能清洗干凈嗎?” “很好清洗,只要一個納米擦,就能輕松清洗干凈。” “白瓷蓋碗很燙手,一點也不好用!”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使用方法,等你熟練掌握了方法之后,會徹底愛上它的。” “可是蓋碗很容易碎,一不小心就磕破了。” “但白瓷蓋碗也便宜,一個只要幾塊錢,磕破也不心疼,如果是紫砂壺磕破了,你看會不會肉疼。” …… 爭論了這么久,身為一個常年使用 白瓷蓋碗的茶客,真心覺得只要擁有了一個順手的蓋碗,就能輕松泡遍中國茶。 只是有一些細節(jié),在使用的時候我們要注意。 《03》 一、綠茶 很多茶友沖泡綠茶,習慣性地會使用玻璃杯、飄逸杯沖泡,這2種茶具,只要扔幾片茶葉,倒入80攝氏度左右的沸水就能飲用,十分便捷。 其實,用白瓷蓋碗沖泡綠茶,也是可以的。 沖泡綠茶的時候有3個細節(jié)。 1、水溫 沖泡綠茶的水溫不宜過高,一般最高控制在90攝氏度。 若是溫度過高,容易把茶葉燙傷,從而茶葉就容易變黃、變苦澀。 2、注水手法 沖泡綠茶的注水方法,采用定點注水的方式。 即在蓋碗上找一個點,從這個點注水,注意是要固定從這個點注入,如此,才能讓沖泡出來的茶湯滋味鮮爽,同時讓茶葉變得更耐泡些。 3、揭蓋 在喝茶的時候,我們往往要等到?jīng)_出來的茶喝完了之后才會繼續(xù)沖泡下一沖。 在這個等待的時間點中,最好把蓋碗的蓋子揭開,讓蓋碗中的熱氣散發(fā)。 這個做法也是為了保證綠茶不被悶壞,同時也能保證綠茶的鮮爽感長留。 用白瓷蓋碗沖泡綠茶,還能夠觀察茶湯顏色的變化,十分方便。 同時,因為是采用快出水的方式,也不會讓茶和水長時間接觸,從而導致茶多酚、咖啡堿過度析出造成茶湯苦澀。 白瓷蓋碗泡綠茶的這3個細節(jié),你們記下來了嗎? 《04》 二、紅茶 紅茶,有2種飲用方式,一種是清飲,另一種是調(diào)飲。 不論是哪一種飲用方式,都能讓我們品嘗到美味的紅茶。 在歐洲地區(qū),當?shù)厝孙嬘眉t茶,習慣性地用調(diào)飲的方法,搭配牛奶、檸檬等,能讓紅茶的口感變得不一樣。 悠閑的下午茶文化,被英國人玩得十分有趣。 看我們國人喝茶,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傳統(tǒng)的東西,一般用清飲的方式。 或用茶壺沖泡,或用蓋碗沖泡,不論用何種方式,都想留住紅茶最本真的滋味。 而村姑陳喝紅茶,通常喜歡用白瓷蓋碗沖泡。 用白瓷蓋碗沖泡,能夠感受到紅茶的獨到香氣,或是蜜薯香、或是花香、或是板栗香……香氣馥郁飽滿,經(jīng)典之味怎能錯過? 白瓷蓋碗沖泡紅茶,有2個細節(jié)注意。 1、沖泡水溫 很多人說,沖泡紅茶要用80攝氏度的水溫,如果溫度過高,會把紅茶燙壞。 這個說法不正確! 真正品質(zhì)好的紅茶,是經(jīng)得起高溫的考驗。 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紅茶,能讓把茶葉的缺陷給激發(fā)出來,讓我們更好地判斷這款紅茶的質(zhì)量如何。 但如果為了讓茶湯更好喝,還是建議大家看茶泡茶。 一般大葉種的紅茶最好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 如果全部是芽頭制作而成的紅茶,可以用低于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 因此,沖泡紅茶,看自己個人口感的需求。 村姑陳還是喜歡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紅茶,口感獨特。 2、沖泡手法 沖泡手法,主要是說注水的方式。 如果說沖泡的水溫低于100攝氏度,那么在沖泡的時候,可以任意注水,畢竟已經(jīng)不存在茶葉被燙傷的說法。 如果是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建議采用定點注水的方式。 用這種注水手法,能夠很好地控制茶湯的口感,避免出現(xiàn)茶友所說的茶葉被高溫燙壞的情況。 沖泡紅茶掌握這2點,也能讓茶變得好喝。 《05》 三、白茶 白茶,算是近來六大茶類的當紅小生。 從之前的默默無聞到現(xiàn)在的大發(fā),在外人看來似乎是很幸運的,其實這是白茶的厚積薄發(fā)。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現(xiàn)在的白茶就迎來了發(fā)光的階段。 從白瓷蓋碗到玻璃杯再到煮茶壺,白茶的沖泡茶具,可選擇性較強。 而白瓷蓋碗,算是可塑性最強的茶具,不論是新茶、老茶,餅茶、散茶,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白瓷蓋碗都能輕松駕馭。 在使用白瓷蓋碗沖泡白茶時,也要根據(jù)白茶的不同年份、不同形態(tài)、不同品類進行選擇。 1、新茶與老茶的沖泡 用白瓷蓋碗沖泡新茶和老茶時,應注意出水的時間。 新茶,因為剛剛制作好,各方面都還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tài)。 因此沖泡的時候,應采用快出水的方式。 一般注入100攝氏度的沸水之后,約5秒鐘就要出水。 如果浸泡的時間過長,容易導致茶多酚、咖啡堿過度析出,這樣就會導致茶湯過濃、苦澀,從而影響喝茶口感。 而老茶不同,它經(jīng)過長時間的陳化,內(nèi)部的物質(zhì)趨于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需要較長與水接觸的時間才能讓茶葉中的物質(zhì)釋放。 一般注入100攝氏度沸水之后,約10秒鐘出水,讓茶葉和水充分接觸一會兒,這樣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會更好。 2、餅茶與散茶的沖泡 散茶和餅茶的沖泡,除了要考慮它們的年份,還要考慮它們的形態(tài)。 散茶,是白茶最原始的一個狀態(tài),沖泡時候,主要參考杯中白茶的年份,新茶快出水,老茶慢出水。 而餅茶則不同,餅茶是 在散茶的形態(tài)基礎(chǔ)上進行塑性,茶和茶之間的空隙小,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讓內(nèi)部的物質(zhì)析出。 因此,沖泡餅茶的時候,除了要考慮白茶的年份,還要考慮到它的壓餅松緊程度,盡可能讓茶餅與水充分接觸。 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茶餅的醇厚、稠滑的口感。 3、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的沖泡 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的沖泡,主要還是參考它們的老嫩程度。 白毫銀針、白牡丹主要是芽頭制作而成,沖泡它們依舊使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注水的時候采用定點注水的方式,這樣泡出來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口感適中。 而沖泡壽眉、貢眉時,則采用環(huán)壁注水的方式,即注水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水沖泡茶葉上,以畫圈的方式注水。 一來是因為貢眉、壽眉的葉片大、茶梗多,這樣注水能夠軟化茶葉,讓蓋碗表面上的茶葉也吃水、充分接觸到水。 二來是這種沖泡方法,能夠全面地讓茶葉接觸到水分,更有利于內(nèi)部物質(zhì)的析出。 白茶的醇厚與樸實,都體現(xiàn)在這一碗茶湯中了。 《06》 四、巖茶 巖茶,作為烏龍茶中的一類,一直以來以它穩(wěn)定的口感、獨到的巖韻、神秘的焙火著稱,也是這么多年來巖茶一直屹立不倒的秘密。 相比鐵觀音9.9包郵的親民,武夷巖茶則顯得更為高貴一些。 用白瓷蓋碗,也能輕松駕馭這位高冷的武夷巖茶。 巖茶,因為焙火的緣故,讓這個不一般的茶葉分分鐘能夠經(jīng)得起高溫的考驗。 故而,不論沖泡什么巖茶,一律使用100攝氏度的水溫沖泡。 唯一的不同,就是要根據(jù)巖茶的焙火采用不同的出水時間。 1、輕火茶 輕火茶,焙火的程度不深,在最內(nèi)部的地方還沒有完全被炭火覆蓋到。 因此沖泡輕火巖茶時,要采用快出水的方式。 注水5秒之后即可出水,如果茶葉和水長時間地接觸,輕火茶的茶湯就很容易出現(xiàn)苦澀的口感,從而影響品茶體驗。 2、中火茶 中火茶,比輕火茶的焙火深,內(nèi)部物質(zhì)與炭火接觸更為全面。 沖泡中火茶的時候,出水時間就要比輕火茶晚一些。 讓茶葉和水充分接觸一點時間之后,才能讓茶湯的滋味更好。 一般沖泡中火巖茶,前3泡也采用快出水的時間,一般注入水7秒左右即可出水。 后面幾泡的出水時間則根據(jù)自己個人的口感進行調(diào)整。 如果喜歡喝茶湯較淡些的,那可以選擇快出水的方式; 如果喜歡喝茶湯較濃些的,那就選擇慢出水的方式。 出水時間,全憑個人的喜好和口感。 3、足火茶、高火茶 這類茶焙火時間長,滋味濃釅,沖泡的時候建議采用快出水的方式。 如果坐杯時間過長,這些火功的茶喝起來就像在喝中藥一般,容易出現(xiàn)茶湯苦澀的情況。 是以,沖泡巖茶,主要還是根據(jù)火功來定。 《07》 五、普洱茶 普洱茶,現(xiàn)在可謂是收藏界“鐵腕”級別的存在,普洱茶有多火爆,這個就不用村姑陳做過多的表述。 同樣,身為六大茶類之一,普洱茶也是可以用白瓷蓋碗沖泡的。 白瓷蓋碗沖泡普洱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有助于觀察和欣賞普洱茶茶湯的變化,并且瓷質(zhì)蓋碗比玻璃器皿更容易掛香; 另外蓋碗的口大,敞開時散熱性好,不易悶壞了茶,最適于沖泡細嫩的普洱生茶。 用白瓷蓋碗沖泡普洱茶,在潤茶的環(huán)節(jié)要格外注意。 普洱茶和白茶一樣,經(jīng)過常年的陳放,內(nèi)部物質(zhì)趨于一個平穩(wěn)的狀態(tài),需要較強烈的外部力量才能將茶葉喚醒。 是以,沖泡陳年普洱茶時,建議二次潤茶。 同時要注意注水的時間和速度。 注水的速度會影響到水的溫度,注水快則溫度高,注水慢、水流細則水溫相對要低一些,要針對所泡茶葉特性的不同來做出適當調(diào)整。 《08》 六、黃茶 黃茶是中國特有的茶類之一,自唐代蒙頂黃芽被列為貢品以來,歷代有生產(chǎn)此茶。 黃茶屬于輕發(fā)酵的茶葉,香氣濃郁,滋味醇厚。 沖泡黃茶和沖泡綠茶有所類似,在沖泡的時候不宜使用溫度過高的水溫,一般沖泡黃茶的水溫控制在80攝氏度左右即可。 若沖泡水溫過高,容易使茶湯出現(xiàn)苦澀之感。 有許多茶友在沖泡黃茶時,會采用留根法進行沖泡。 即出水的時候,不要一次性把茶湯全部倒干凈,而是要留一部分的茶湯,便于沖泡的時候保留茶湯的原滋原味。 至于這個做法對不對,只能說看你們自己個人的喜好和口感決定。 《09》 不同的茶類,用白瓷蓋碗均可輕松駕馭。 在這之前,我們要為自己選擇一個順手的蓋碗,如此才能用的得心應手,泡出來的茶才好喝。 另外,使用白瓷蓋碗時,也有規(guī)律可循,千萬不要因為第一次使用蓋碗時被燙到,就此錯過了這樣一個方便又好用的茶具。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chuàng)撰寫,任何媒體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歡迎茶友們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