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年之前,地球迎來了一場生命的奇跡,在寒武紀,各門類生物猶如雨后春筍一般,接二連三的出現在地球之上,在讓地球充滿無限可能的同時,也讓地球的物種大滅絕,開始處于醞釀之中。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當時正處于白堊紀末期,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超過20%的陸地脊椎動物、16%的海洋生物以及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因為無法適應地球氣候環境的改變,成為了歷史。同時,科學家也指出,地球的物種滅絕周期大約為6000萬年一次,從時間上來看,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似乎已經開始了。 真的是這樣嗎?很多科學家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在人類崛起,成為地球的新主人之后,特別是人類進入工業時代,讓地球的環境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只不過,這一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沒有此前因為自然因素導致的物種滅絕,來得那么激烈。 在過去的2億年時間里,每一個高等植物滅絕,需要27年的時間;每1種脊椎動物滅絕,大約需要1.1年的時間。不過,自從人類開啟文明時代,物種滅絕的速度提升了2倍,而且持續連年增長的趨勢,地球的生態平衡已經被打破。 經過統計,如今有超過1.5萬個物種,正在瀕危的邊緣,也就是說,當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結束,地球上的生態圈將經歷一場全新的大洗牌,幸存下來的生物將重新開始進化,朝著另一種方向。比方說,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的過程中,企鵝的祖先原本也是飛翔在天空之中的,不過,為了生存它們選擇退化了翅膀,讓海洋成為了自己的家園。 還有如今被很多人討厭,避之不及的蝙蝠,它們也同樣因為上一次的物種大滅絕,為了生存讓自己成為了哺乳動物中,唯一進化出飛行能力的生物。所以,看起來物種大滅絕非常的殘酷,但是幸存下來的物種,每一個都擁有全新的機遇,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那么,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目前,大約有2個觀點,第1個觀點認為,從工業革命開始的那一刻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就開始了;而第2個觀點則認為,從馬達加斯加的德氏小鸊鷉滅絕,也就是25年之前它們最后一次出現開始,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才真正開始。 除了德氏小鸊鷉,馬達加斯加地區的其它鳥類物種,也在過去的25年中越來越少,當然,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同時對它們進行大規模捕捉。前段時間,根據美國方面的科學家推測,本次物種大滅絕,將導致地球上75%的物種消失,而距離地球重建生態系統,則至少需要上百萬年的時間。最后,問題來了,大家認為人類是75%里面的,還是幸存的25%里面的呢? |
|
來自: 楚士祥丁 > 《24史前文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