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所忙,忙人所閑
世人是羨慕灑脫不羈之“閑人”,還是願徒以奔波的“忙人”。又何謂“閑人”何謂“忙人”?湯顯祖曰:“何謂忙人?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何謂閑人?知者樂山,仁者樂水,此皆天下之閑人也,即有閑地焉而甘之。”“忙人”又何嘗不是“盲人”,被眼前的利益牽制,而無法停止去判斷。很多時候會發現“退步原來是向前”。
閑非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閑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生活境界。如明代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在於是!”“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
什麼樣的人方可成為閑人,有誰會讓你悠閑自在,所以閑是一種智慧。袁中道曾說過:“然則生斯世也,何人肯容人閑,何人肯自閑,又何時可閑?自非一種慧人,巧取密伺,如偷兒之竊物,閑恐未必得也。故予非偷以全軀也,偷閒也……”。“忙裡偷閑”心酸巧取,不能茍同,心若放下便能閑世人之所忙。
明代無慍禪師《松巖雜言十首》中雲:“閑到心閑始是閑。心閑方可話居山。山中剩有閑生活。心不閑時居更難。”現代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遁於野的,如《淨名經》(《維摩經》)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心外攀援是徒勞的,唯有向內求索。
閑人所忙,忙人所閑,局外觀審,淨名棲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