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由海清飾演的婦產科醫生宮蓓蓓,所遭遇的喪偶式婚姻,引發了很多女性的共鳴。 喪偶式婚姻,是指婚后夫妻一方無視家庭義務,不關心家庭生活,雖然名義上沒有喪偶,但是實際上,婚姻關系中的更多責任向一方傾斜,如同喪偶。 為什么我們的婚姻會陷入“喪偶式婚姻”這種僵局? 那么喪偶式婚姻,喪掉的是什么? 1.責任感相對于戀愛,婚姻多了一份責任,需要對愛人負責,對孩子負責,對家庭負責。 可是,有一類中國家庭的男人,還沒有意識到角色身份的轉變。 《安家》中的宮蓓蓓,是一位優秀的婦產科醫生,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宮蓓蓓無疑是忙碌,一邊應對著高強度的工作,一邊還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還要侍奉公婆。 而宮蓓蓓的丈夫,卻認為把工資上交給老婆,就完成了全部的家庭責任。 宮蓓蓓下夜班之后,去給丈夫買早餐,卻因為丈夫愛吃油條涼了,就被要求重新去買。 宮蓓蓓生了兩個孩子,丈夫從來沒有管過,甚至連一片尿布都沒有換過。 宮蓓蓓的老公,嚴重缺乏對家庭的責任感。 在婚姻關系里,女性似乎應該要為家庭付出更多。 夫妻兩個人都有工作,白日都要在工作崗位上努力。 但是下班后的幾個小時,往往是妻子承擔做飯、洗碗、做家務、照顧孩子的責任。 而喪偶式婚姻里丈夫,要么在玩手游打機,要么在葛優躺看電視,即便無事可做,也要冠以思考之名繼續發呆。 這種丈夫極度缺乏責任感,認為賺錢養家就是最大的貢獻,至于家務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情。 殊不知,家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2.信任感朋友曾經抱怨,明明有老公的,她卻越來越感覺自己像單親媽媽,因為家里無論發了什么事,好像都是她一個人在面對。 “我都習慣了不靠他”,這是每個喪偶式婚姻關系里妻子的內心想法。 不是習慣了不依靠,而是再也沒有依靠的信任感了。 《金牌調解》有一期節目叫《消失的丈夫》。 夫妻兩人結婚8年,妻子生育兩個孩子的時候,丈夫不在; 妻子獨自一人撫養兩個孩子的時候,丈夫可以三四個月不聞不問; 孩子生病之后,妻子借錢給孩子看病,而不是找丈夫來承擔; 結婚8年,妻子無數次問自己:我真的是結婚的人嗎? 一個獨自撫養著兩個孩子的媽媽不想依靠丈夫嗎,不是的! 但是,無數次的傷心失望之后,這個深度喪偶式婚姻中的媽媽已經沒辦法給與丈夫一點信任和指望了,能夠信任的只有自己。 在喪偶式婚姻中,丈夫、爸爸的角色缺位太久,這個角色就如同虛設。 每一個妻子奔潰的瞬間,都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安慰,得到的是無視甚至指責。 那妻子還敢指望你嗎? 還能再信任丈夫嗎? 所謂的丈夫還是那個可以和自己一起經歷困難、挫敗、傷心的依靠嗎? 3.愛據統計,中國不少城市的離婚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意思就是:每100對夫妻,其中有50對選擇離婚。 而這些選擇離婚的人中,因為出軌、背叛等原因的占比很小,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婚姻本身有了問題。 有人說:“兩人之間,只剩下矛盾與爭吵。” 這些都是喪偶式婚姻的后遺癥。 喪偶式婚姻的結局,往往是離婚。 婚姻關系中責任的不對等,往往會帶來爭吵。 那些干不完的家務、吵鬧的孩子、還有巨大壓力的工作,無一不是爭吵的導火索。 《安家》中宮蓓蓓夫妻就有無數次的爭執。 宮蓓蓓想購置學區房,丈夫不同意:“你看,我們兩個沒讀好的小學,不照樣過得挺好的。” 宮蓓蓓想賣了跑道房結果丈夫看到是兩居室的房子,就當場跟她吵了起來,房子看都不看,執意要走。 宮蓓蓓想讓孩子改變喂飯的壞習慣,不僅得不到丈夫的支持,而且丈夫還跟她吵架。 吵、吵、吵,吵到吵不動的時刻,心累,身累,愛還在嗎? 這時候,離婚似乎就成了定局。 喪偶式婚姻,喪掉的是無數點滴美好里積累起來的潺潺愛意。 現代女性既要賺錢,又要養家,家務、孩子、工作一起壓在女性的肩上。 但是,家庭是男人女人共同組建的,除了一起貢獻薪酬之外,家務、孩子也應該共同承擔。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