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到底有多難受,可以讓一個80多歲、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老人家涕淚交加?如果你無法理解,那是因為你足夠幸運,沒有得過帶狀皰疹、偏頭痛這種痛起來要命的疾病。 一、頭痛到哭的老奶奶上周六上午,我和往常一樣坐在急診二診室出診,分診護士帶過來了一個涕淚交加的老奶奶,原來急診值班醫生正在治療外傷的病人,而老奶奶實在是痛得厲害,所以分診護士直接指引到我門診了。 一番安撫后,我開始詢問其老奶奶的病史,原來10余年前左側額顳部曾得過帶狀皰疹(就是民間俗稱的“生蛇”、“蛇串瘡”),后來皰疹治愈后遺留了神經痛,頻繁發作,每次發作時疼痛劇烈,自覺局部搏動感,服用解熱鎮痛藥后疼痛程度可稍微減輕,要持續1周以上才能緩解。3天前開始疼痛再次加重,畏于疫情不敢到醫院,在社區門診開了雙氯芬酸鈉口服后緩解不明顯,因疼痛難耐,遂由兒子陪同到我院看急診。 聽完老奶奶的描述,初步考慮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不排除偏頭痛及三叉神經痛,繼續追問癥狀,無牙痛,無眼睛痛,無耳鳴,無口干口苦。查看舌頭舌淡暗有瘀斑苔水滑,脈沉澀,感覺六部脈往來均十分不暢。 二、超常規用量的川芎考慮一側顳頂部為少陽及厥陰所主部位,此乃寒瘀郁阻所致,治療當以溫肝散寒、解郁止痛為主,于是我選擇了少陽經的散偏湯合厥陰經的吳茱萸湯打底。患者舌質淡暗苔水滑,脈沉澀,考慮陽虛寒凝之象,因此合用了溫陽散寒的麻黃附子湯。 方選好了,只是說明大方向不會錯了,但是要想取得比較好的療效用量才是關鍵。想起古人云“頭痛不離川芎”,且《辨證錄》里散偏湯川芎用量獨大,高達一兩(30g),因此果斷處方川芎40g,其它藥都為常規劑量。考慮患者久病入絡,加入全蝎、僵蠶入絡搜風、平肝止痛(唯蟲類藥較貴,全蝎價格接近總藥費的一半),囑回家之后立即煎煮中藥服用,1周后復診。 今日上午老奶奶由兒子陪同前來就診,和1周前完全判若兩人,沒有哭哭啼啼了,也可以安靜的坐在門外候診了。訴服藥僅一劑頭痛就大為減輕,可以忍受,現頭痛輕微,已無搏動感,只是服藥后自覺口苦,睡眠較前稍困難,考慮是大劑量香燥藥物傷陰上火所致,然看患者舌質仍偏淡暗苔薄白,脈沉澀,考慮陽虛寒凝松而未消,不宜大幅度調整治療方向。于是在前方基礎上減少川芎用量,并加用少量熟地養陰補腎,佐治川芎白芷香燥傷陰之弊。囑服藥后立即飲用淡鹽水數口,以引熱下行避免上火。考慮病情好轉,囑本次藥物2天服用一劑。 三、臨證感悟頭痛是我們在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個癥狀,對于一些慢性非器質性頭痛,采用中藥多數都能取得較好的療效。臨床上我喜歡使用傅青主的“散偏湯”加減,每次也都會使用大劑量川芎。也見到過幾例在他處用九味羌活湯或者散偏湯治療的,川芎用量只有10~15克,效果不明顯,我把川芎改為30~40克,其他藥僅略微調整,疼痛就很快止住了,所以治療這些頭痛,川芎的用量非常關鍵。 只是川芎辛溫香燥,容易傷陰散氣,所以往往需要配伍白芍、生地甚至黨參之類,且不宜大劑量久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