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戰敗投降這個問題,少數朋友在認知上陷入誤區,并不是美國人丟下兩顆原子彈所以日本投降,這只是關鍵作用之一,另一關鍵所在就是蘇軍150萬部隊在東北橫掃關東軍,同樣重要的就是中國在二戰期間對日軍軍力所起到的極大的牽制作用。 日本政客真正放棄繼續抵抗,就是在蘇軍宣戰之時,當時美國原子彈耗盡,如果沒有蘇軍的參戰,美國還是要投入到無盡的轟炸和艱苦的地面作戰中去。 《波茲坦公告》發表后,美軍對日空投的傳單內容就有轟炸警示,但日本國內意見并不統一,即便遭受第一顆原子彈后,在掩蓋事實的同時,日本政客最后的關注焦點也是落在蘇軍是否出動這方面。 時間序列是8月6日“小男孩”,8月8日蘇聯宣戰,并于9日進入東北打擊關東軍,同一天“胖子”被投放,最后日本投降是屈服于兩方面的壓力,關東軍也是日本的底牌之一,但蘇聯出兵則機會全無。 偉大的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在中國本土,我們牽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使日軍的南進、北進計劃同時受到掣肘,既不敢大規模調動兵力參與太平洋戰爭,也不敢直接染指遠東地區,如果沒有中國,蘇聯面對的將會是長期兩線作戰,絕不會僅僅是諾門坎戰役,而美軍在執行跳島戰術的時候,遇到的反擊也會更加猛烈,自然也就會造成美軍更大的傷亡,中國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國元首的肯定,并且對此極為贊賞。 有的朋友可能會想,直接把原子彈投到東京不就好了,事實上這個建議在行動之初就被否定掉了,別說原子彈,就是大轟炸期間,轟炸機都會躲開日本的政要聚集目標,因為一旦實施,日本會陷入無政府狀態,那么美國面臨的將不是一個說了算的“話事人”,而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無異于自設泥沼,而且還是短時間根本無法抽身那種。 扶立任何一種形式的傀儡政府,在號召力方面也都不如日本天皇。再有戰后民生方面,如果是日本政府資源匱乏餓死人命,那沒人會說什么,換做美國就會受到國際輿論的攻訐和批判。 日本對自己的戰斗力當然也有預估,無論美蘇哪一國單獨宣戰都能消滅日本,只是看他們是否愿意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是如果美蘇同時出兵,那根本沒有反抗的必要,一味反抗并不能扭轉局勢,一絲機會也沒有,反而會讓日本付出更加慘烈的代價。 原子彈的軍事目的大于政治目的,美國想迫使日本盡快投降,順便以核威懾向蘇聯秀肌肉,以此迫使蘇聯“識相”的主動削弱自身在歐洲的影響力,時人預估,即便沒有原子彈,戰爭也會在當年年底以日本投降告終。 按現有資料分析,美軍并沒有因為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的投放而空投過傳單,核原料緊缺的情況下,做為昂貴而稀缺的戰爭資源,美軍的目的是盡最大可能致使日方傷亡最大化,從而產生令人滿意的威懾效果,又怎么會事先提醒呢? 所以,美軍不但沒有“友情提示”投放傳單,更是選在人口稠密度較大的地區和高峰時間段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為的就是盡快迫使日本政府作出投降決定。 “胖子”投放前有過警示傳單,但是沒人相信。 密集轟炸期間,空投傳單的行為雖然屢見不鮮,但都是作為常規轟炸前的警告。 當時的杜魯門很糾結,跳島戰術雖然取得了成功,但卻伴隨著極大的傷亡,如果將兵力投入日本本土展開作戰的話,雖然他們樂觀的估計為“原子彈的使用能挽救一萬士兵的生命”,但估計最終傷亡恐怕難下二十萬,所以慫恿蘇聯宣戰日本,斯大林也猶豫不決,畢竟這是塊難啃的骨頭。 蘇聯的立體打擊仿佛天生克制日軍一樣,蘇軍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蘇聯的補給通道遠不比陸運自如。 在諾門坎戰役中,75000日軍被俘66000,這場戰爭的勝利是依托于幾近完美的快速補給線(勝利原因之一),連蘇蒙聯軍的飲用水都是架設管道到前線何況其他,也正是這樣才讓參戰的731細菌部隊最終無功而返,反倒害死了1000多名日本士兵。 日本本土則不同,隔海相望,“客場”陷入苦戰無異陷入泥潭,美國能夠預估出來的傷亡和風險,蘇聯同樣可以推演出來。 柏林當初是蘇軍拿下的,戰后的德國格局并不利于西方國家攥取利益,所以杜魯門也擔心日本在戰敗后重蹈覆轍,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原子彈試爆成功,估計杜魯門當時緊繃的精神也會放松不少吧。 至于美國在轟炸和第二顆原子彈投放前所空投的傳單,沒有人會相信,日本民眾知道會遭受轟炸,但是傳單上標注的地點過多,更多的人認為這只是出于威懾目的的謊言,至于原子彈更是如此。 1945年7月16日剛剛試爆的原子彈,對美國自己來說都是個巨大的驚喜,更何況在試爆20天后就用于戰場,其他各國知之甚少,日本民眾也是如此,加上日本對廣島遭受原子彈的消息封鎖,所以當時的民眾還是不愿相信這個“素未謀面”的超級殺器。 美國知道原子彈的威力么?也不完全清楚,畢竟試驗場和實際投放效果必定會有差異,他們只知道吩咐負責投放的飛行員,投放后立刻回航避免波及,飛行員在投放后做了一個十分夸張的150°回旋動作就回航了,即便撤退如此迅速,在24公里外,飛機還是受到了一定波及,在此期間機組人員拍下了投放的現場影像,并在投放后以其他戰機在廣島上空盤旋勘測,得出結論是比任何一次大規模轟炸都要好得多,或者說這是普通轟炸所達不到的的效果,至少70%的建筑被夷為平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