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云南的古城,你想起的是否只是大理麗江?然而云南值得去的古城可不止大理麗江,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真的是超愛云南的古城了,作為一個在云南玩了兩個多月都沒有轉完的人,整理了這5個小眾古城,也是我的寶藏好去處! 和順位于云南騰沖,歷史上著名的僑鄉,至今去過兩次,停留的時間加起來有半個多月了,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古鎮,民風淳樸 景色多樣,雖遠在西南邊陲,卻是漢文化主導,在抗戰時期滇西緬北抗戰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現在和順要比16年第一次來的時候商業多了,但是相比于全國大多數的古鎮,這里依舊不算商業化。走在石板路上,整個古鎮給我的感覺就是古樸又愜意,來騰沖的兩次都是住在和順古鎮里面。《我的團長我的團》《北京愛情故事》都曾在這里取過景。 春季和夏季的和順都很美,春季開滿了油菜花,夏季農田里的水稻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田園風格和白墻灰瓦、藍天白云無比和諧,古城剛一進門的墻上就寫著“和順和諧”。 古鎮里有一個野鴨湖,一側是行走的長廊,另一側是一些觀景客棧,從長廊一側拍湖面倒映非常好看。 和順古鎮的內部景點有順圖書館、元龍閣、艾思奇故居、文昌宮、彎樓子民居博物館、滇緬抗戰博物館、和順小巷等。巷子里彎彎曲曲還有很多坡路,其中和順圖書館被譽為“中國鄉村第一圖書館”。 圖:和順圖書館 除了這些人文看點,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古宅也遍布古鎮。 值得一看的宗祠文化,代表性的宗祠有寸氏宗祠、劉氏宗祠、李氏宗祠。其中寸氏宗祠是最大最氣派的,是騰沖寸氏宗族的象征,里面目前已經商業化了。 圖:寸氏宗祠 劉氏宗祠在河邊,門口就是橋。 圖:劉氏宗祠 特色美食:美食推薦和順古鎮里的寸大媽稀豆粉、藺大媽松花糕,當地的特色是餌絲、米線、騰沖大救駕還有土鍋子,米線隨便一家店都不錯,6塊錢一碗,整個云南我最愛的米線就在騰沖!土鍋子我吃的是古鎮里劉小廚他家的,他家還有其他云南菜,網上可以團購。 圖:稀豆粉、土鍋子、騰沖大救駕、米線 和順古鎮門票:80元/人 滴滴或者接機只要是當地的車都可以直接進去,但如果想參觀里面的景點就需要買景區門票了。如果住的時間較長并且經常出入景區也建議購買且保留好門票。 交通:位于保山騰沖,6路公交車到和順景區下車 巍山巍山古城距離大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是南詔的發源地,古城內街道以拱辰樓為中心,呈標準的井字結構建設,南、北主軸線兩側的房屋則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建筑樣式和風格。 如今,但凡有點名氣的古城都是人滿為患,走起路來摩肩接踵,而且每個古城長得都是一個樣子,街邊的鋪子白天喝咖啡、晚上是清吧或者酒吧,商業化嚴重,老板也都是外地人。 但巍山可謂是眾多古城中的一股清流,雖然主街從頭走到尾用不了十五分鐘,但他不是為了旅游觀光的古城,而是當地人生活的古城。 這里沒有嘈雜的音樂,沒有焦急的腳步聲,只有當地人慢悠悠的生活氣息,開店的是當地人,街上走的也是當地人,他們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在這里的,你很少見到一個古城路邊的店鋪是以剃頭、茶館、賣店、喪葬為主,在巍山卻是這樣。 巍山像和順古鎮一樣,喜歡的人能在這里待很久,不喜歡的人早上來了晚上就想走,更多的人都是巍山一日游,當天往返大理。而我覺得巍山能玩的確實是不多,但是卻值得小住幾日,原本打算停留三天的我這里待了整整五天,無論是古城還是住的青旅,都是清靜又舒服,而且配套設施也跟得上。 當時就是被這樣一張路邊掛著面條/餌絲的圖片吸引到了巍山,心想這個地方有意思嘿,在這里說一下,巍山生產手工面條和餌絲,但面條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看到,要早上起得早才能看到人家晾面條哦。 除了逛古城,巍山值得去的還有文廟、南詔博物館等地。 特色美食:說到巍山的美食,好吃的簡直不要太多,一碗湯清面白的餌絲,一碗軟爛噴香的耙肉,把餌絲放到耙肉湯汁里吃,加上幾碟爽口的小菜,這就是巍山人傳統的美食。除此之外,烤餌塊、米線、南詔卷粉、小糕、自制的蜜餞、木瓜粗、核桃麥芽糖、老冰棍都是來這里必吃的。 圖:耙肉餌絲、烤餌塊、小糕、話梅蜜餞 門票:無 交通:大理興盛客運站有去往巍山的客車,車滿即走,到了巍山再打車到古城。 建水建水古稱臨安城,曾經的臨安府也算顯赫一時,和騰沖一樣,在遠離中原王朝政治文化中心的西南邊陲,居然會有這么一座漢族文化浸潤如此之深的小城。如今繁華褪去,只余古色古香的韻味殘留在古城大街小巷,建水古城連街邊的店鋪牌子都是仿古式的。 建水雖歷史悠久卻并不是很出名,真正讓建水走進大眾視野的是《舌尖上的中國》,是這里的烤豆腐,都說在這個時光都慢下來的小城里,吃吃喝喝才是正經事。 建水古城方方正正,共有四個城門,東邊的朝陽門是最出名的。 圖:建水朝陽樓 除古城外,最經典的必打卡是建水小火車,這是一趟旅游專列:從緊鄰建水古城的臨安站出發,經“十七孔橋”、“鄉會橋站”、終點是“團山村”站,然后原路返回。 圖:建水小火車 雙龍橋,又稱十七孔橋,可以繞著橋走一圈,找最好的拍攝角度。 圖:建水十七孔橋 鄉會橋車站是建水小火車第二站,鄉會橋車站夏天時候鐵軌兩旁開滿鮮花會更好看。團山村是建水小火車的終點站,歷史上曾是彝族人的居住地,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筑有21座,村子很是寧靜祥和,也很有歷史的感覺。 除了每一站的看點,夏季的時候,一路上的農田也非常好看。 古城內還有朱家花園建水文廟等景點。朱家花園位于建水縣翰林街,是清末鄉紳朱成藻、朱朝瑛等兩代人前后營造近30年最終落成的大型家宅和宗祠,園內宗祠、居室、園林皆富麗堂皇,有“滇南大觀園”之美譽,與山西平遙喬家大院相比也毫不遜色。 圖:朱家花園 建水文廟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雖遠在祖國西南,但無論是規模還是保存完好的程度,都很讓人驚嘆,其規模僅次于山東曲阜的文廟。 大成殿固定時間段有禮樂的演奏,都是白發蒼蒼的老者,穿著禮服,演奏著古樂器。 圖:建水文廟 特色美食: 建水的美食主要就是這里的烤豆腐和燒烤,圍爐而坐,炭火的熱力,讓豆腐迅速膨脹,等待兩面出現焦黃,沾上醬料,幸福感油然而生。 烤豆腐推薦兩家店:肖波燒烤和西門燒烤總店,兩家烤豆腐各有特色,但如果是其他燒烤類更推薦肖波燒烤。 草芽米線,草芽是個神奇的東西,在建水第一次見,長的像蔥白一樣但是口感可不像大蔥,吃草芽米線推薦古城西門附近的臨安味道,每到飯點的時候,店里里三層外三層擠的都是當地人。 木瓜老店,古城東門附近,非常火的一家老店,招牌是木瓜水,便宜好喝。 圖:烤豆腐、草芽米線、木瓜水 門票:無 交通:可以從昆明坐火車到建水,動車2個小時,二等座59 沙溪有個說法是,大理之美美在周邊,這次去大理,去了巍山也去了沙溪。 沙溪古鎮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作為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曾繁華一時,但是隨著茶馬古道作用的消退,這里也就只留下了無聲的石橋、古道、古街在悄悄訴說著它的過去。走在沙溪的感覺很像在麗江,但是當然要比麗江古樸原始得多,有多原始呢?到了沙溪時不時的都能聞到一股牛糞味。。。 去沙溪的老外很多,就像陽朔一樣,在國外的影響要比大理麗江還大。 古鎮本身很小,以四方街為核心,古戲臺對坐興教寺,古槐樹鎮中,南/北古宗巷貫通四方寨門,黑惠江在古鎮東側流經玉津橋。遍走古鎮要不了多少時間,很多人對沙溪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古戲臺,曾經上過Lonely Planet云南的封面。 圖:古戲臺 寺登街曾是歷史上古鎮集市的中心,沙溪古鎮最主要的街道和區域,也就是戲臺前的那條街,現在都是些咖啡店和餐廳,不少人在那邊喝東西聊天放空。 不僅僅是這條街,古鎮內的每條巷子都很古樸~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很有年代感,以至于我走在路上稍不注意就容易被絆。 沙溪的天可以說是我在云南的那些天見到最藍的天,比大理要藍的多,自帶濾鏡的感覺。 還有巷子里面一些好看的墻,種滿鮮花的,復古的墻面,都可以讓小姐姐們拍出好看的照片嗷。 站在玉津橋上往古鎮的方向望去也很美~ 沙溪有很多畫畫寫生的人,黑惠江邊更多些,因為江邊是真的美呀。 圖:黑惠江 沙溪集市很有特色,每周五一早上開始,持續到下午四五點,當地人都是背著背簍去趕集,位置在沙溪鎮政府附近的街道上,如果想拍照的話需要早去。 至于沙溪的美食我就沒得推薦了,因為沙溪對于獨行者來說真的沒啥小吃,幾乎家家餐廳都是飯店的那種,要人多去吃才好點菜。 門票:無 交通:沙溪交通不是特別方便,如果乘坐公共交通的話需要在劍川轉車,如果想直達可以在大理古城內蘭林閣酒店乘坐他們的直達車,六十五一個人,正常時候一天兩班車但有的時候會不發車,建議提前去店里問一下,要一下司機的電話。 彌勒這第五個確切的說不是一個古城或者古鎮,但確實是一個小眾的地方,所以想放到這篇一起推薦。 彌勒雖小眾冷門,卻有一個拍照圣地--東風韻,而且距離昆明動車僅需一個小時的時間。 東風韻景區目前還沒有完全建好,但不影響進去拍照打卡,我去的那會免門票,但是需要購買觀光車票,20/人。最大的看點是景區最里面的萬花筒,也就是大酒瓶紅磚城堡,還有一個是入口處的薰衣草莊園 。 這個紅磚城堡真的是很有異域風情,分分鐘拍出大片的感覺,推薦穿高飽和度的裙子來拍,紅色 、黃色或者是白色都可以。 薰衣草莊園那邊我19年5月份去的時候還在修繕,無法進到里面拍照,可以在外圍拍,大片的薰衣草田,田里面還有風車,非常美 。 景區里還有一條廢棄的鐵軌,每一塊石基上都有不同文字印刻的我愛你字樣,相當文藝。 想來好好拍照的話,一定要找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另外這邊特別曬,一定要備好防曬霜。 門票:免門票 游覽車20/人 交通:昆明動車1個小時,市區有到東風韻的專線車。 結束語介紹完這五個地方,你有沒有心動呢,對于這些小眾的地方,我真是既想推薦給大家,又擔心去的人多了會慢慢失去它本來的樣子。 云南真的是一個寶藏的地方,在國內我最想旅居的古鎮都在這里,甚至等老了希望來這里養老,文藝、宜居美食又多,在云南開間客棧相信一定是很多人的愿望吧~ 圖文均為原創 |
|
來自: 昵稱65898150 > 《云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