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樓 2020-03-22 11:06 自古英雄多豪放,在詩人中,李白蘇軾辛棄疾,是豪放的代表,到了近現代,第一偉人毛主席,站在了豪放詩詞的巔峰,他的很多詩詞,其中的豪放氣概,恐怕是李白蘇軾辛棄疾都無法比肩的。 在毛主席的詩詞中,《泌園春·長沙》是其中最為豪放的一首。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泌園春·長沙》這首詞,寫于1925年,是毛主席重游橘子洲時所作寫。 ? 詞的上闕是寫毛主席獨立橘子洲頭看到的壯麗景色,并由此引發家國沉浮的感慨。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舸[gě]:大船。這里泛指船只。 詞人毛主席,深秋之時,獨自一人站在湘江中的橘子洲頭,舉目望去,萬山盡是紅色,仿佛是被染過一樣,整條湘江,都清澈碧綠,江上百船,疾速航行。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霜天:指秋天。 鷹在天空中奮力飛翔,魚在水中自在游動,萬物都在秋光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寫鷹飛用“擊”字,突出鷹飛的矯健有力,寫魚游用“翔”字,突出魚游的自由自在之感。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悵:原意是失意,這里是指由眼前之景引發激昂慷慨的心緒。寥廓[liáo kuò]:廣遠空闊。 前面幾句,描繪出了一幅壯闊偉麗的秋景圖。在古詩詞中,一般來說,秋景都是蕭瑟凄涼的,而在毛主席的這首詞中,秋景卻是壯闊偉麗的,背后蘊含著積極昂揚的生命力。 正是這首積極昂揚的生命力,激發了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心緒,他望廣遠遼闊的世界,不禁心生感慨,如此悠悠天地,興亡起落,到底是由誰主宰呢? 如此一問,便可看出毛主席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 詞的下闕回憶毛主席少年時的讀書歲月。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崢嶸:本指山的高峻,此處意謂不平凡、不尋常。 回憶往昔,也曾與眾多朋友一同游過此地,那時候,有許多不平凡的歲月令人懷念。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揮斥方遒[qiú]:熱情奔放,勁頭正足。《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注:“揮斥,猶縱放也。”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 那時正是少年學生之時,風采才華正盛,充滿著書生的意態,熱情奔放,做什么都勁頭十足,天天評論國家大事,寫著抨擊時事的文章,將當年的高官軍閥,都視出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是否還記得,我們曾一起到江深水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可以擋著急行的船只。 ? 毛主席的這首詞,寫盡了少年意氣,抒盡了天地胸懷。上闕寫景中蘊含江山多嬌,欲以天地為已任的壯闊心胸,下闕回憶學生時代生活,句句是少年意氣,真是令人羨慕的學生時代。 全詞始終有一股激昂向上的力量,讀來讓人對毛主席的風采無限向往,可以說,古今豪放氣概,無過于此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