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得病到出現運動癥狀波動的時間,不用藥大概是5-8年。但是治療時間可能會更長,十幾年癥狀控制的比較好的患者經常有。帕金森因是慢性進展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慢性起病,病情進展相對緩慢,少部分患者急速起病,通常伴隨其它并發癥,所以帕金森患者從發病到早期,起不到了床的情況實際上要很長時間,20年甚至30年。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用藥物控制,或者輔助其它治療方法,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從發病到最終的結果,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帕金森患者在出現臨床癥狀之前,10-15年左右實際上已經開始有改變,只是臨床上沒有出現癥狀易被誤診。所以帕金森患者從前后發病,可能有40-50年左右的時間。臨床癥狀比較重的患者,從臨床出現到最終晚期,20年、30年都可以,控制好的話可能會更長,所以整個治療過程非常重要。 中醫對此病早有認識,歷代醫書中與此相關疾病的名稱約有二十多種,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第十版中醫內科教材,將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征正式定義為“顫證”分初、中、晚三期。動作緩慢:“脾主肌肉”,因脾虛且氣血虧乏,肌肉失養加脾虛運化水濕停蓄,導致肌肉強勁拘攣而失其柔韌。口水多、痰多嗆咳等,都是脾胃虛弱、痰濕內盛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