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門學問,有些傷人的話最好不要講。 有時候無意間的一句話,可以給別人帶來巨大的傷害。 我們不知道說出口的那句話對別人的傷害有多大,所以在我們想要表達之前,想掂量一下這句話的分量,再說出口。 言語有時候帶給人不僅僅是溫暖,有時候給人的傷害比刀子還要鋒利。所以,以下這三句話最好不要說出口。 一、不要對家人說惡狠狠的話我們總是把自己最好相處的一面留給朋友或者是陌生人,卻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留給家人。因為覺得不管以什么方式對待家人,家人都不會離我們而去,還會包容我們。 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并非能全盤接受壞脾氣和委屈,再好的朋友都有分手的那一天,再親的家人都有忍受不了的那一天。 朋友小橘一整天都在和我吐槽了她表哥。 她上個月剛從國外回來,暫住在她舅舅家里。對于這個決定小橘本是開心的,多年未見那個寵愛她的表哥,但卻沒想到物是人非。 剛到家的時候,就聽到了一聲怒吼:“你們很煩啊,一整天是不是沒事做,就只會煩我啊” 原來是表哥對著舅舅怒吼,嫌棄父母一直叨嘮他吃飯。在小橘的印象中,表哥是個謙謙君子,超級有親和力的一個紳士,從來都不對大聲跟家人說話。 后面舅舅說是因為表哥失業,連續找了好久的工作都沒有結果,壓力促使表哥脾氣變得暴躁,動不動就對家人大喊大罵,吵得連鄰居都來勸說。 表哥動不動就對家人發脾氣,導致家里的氣氛一直很壓抑。 表哥無意間的言語,無疑是在消耗父母對他的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許我們覺得沒什么含義的言語,卻能夠深深的傷害到他人。 家人是我們接觸最多、也是陪伴我們最長時間的人,所以對待家人請輕聲細語,少點語言暴力,多點體諒,好好說話。 二、不要說尖酸刻薄的話馬歇爾·盧森堡曾經說:“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語言確實能夠給別人帶來傷害,語言的暴力比身體暴力更難愈合。 剛走進辦公室就聽到小蔡的吼叫聲“至于哭成這樣嗎,我就開個玩笑,你是不是玩不起啊”。 原來是小蔡把人家小姑娘惹哭了。 午休的時候,同事們正聊著八卦,談論著單身的話題。 其中有一個剛入職的小姑娘說自己有男朋友了。 沒想到小蔡一直揪著一個小姑娘不放:“你這個體重是怎么找到男朋友的啊,我就好奇了,他那只眼睛瞧上你了,下班叫他過來讓我們大伙瞧一瞧…..” 小蔡的這一番話,聽得讓人一愣一愣,都還沒反應過來,就再次轟炸小姑娘:“你看看你傻傻的樣子,不怕你男朋友是騙人的嗎,小心被騙哦。” 刻薄的語言,夸張的表情,一刀又一刀的劃向小姑娘。 小姑娘被說的委屈不已,瞬間眼淚直流,可這些在小蔡眼里就是矯情的表現,說小姑娘連個玩笑都不讓開。 俗話說的好“當著矬子不說矮話”,就是勸說人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沒有必要一直揪住別人的短處說個不停。 如果一直在眼光放在別人的短處上面,在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放大別人的短處,那么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別人不愿意和你有所往來,這樣發展下去,你的朋友只會越來越少,雖然不會過多的與你計較,但你會發現他們是在遠離你。 第二,別人也會對你進行反擊,不會容忍你的過分之處,這樣子只會造成兩敗俱傷的情況,互相得不償失。 所以,不要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面,加重別人的痛苦的同時也是在暴露自己的修養。 但凡有修養的人,都不會以揭別人的短為樂,也不會用刻薄的語言去攻擊別人。 三、別跟不懂你的人說心里話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找對一個懂你的人,能夠找到一個聊的來的人。 我以前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后來漸漸和她疏遠了,因為她不懂我。 每當我想和她分享我的喜悅,她只會潑我冷水,說就這點小事情也值得你開心成這樣,太容易滿足了吧。 每當我把看到的新鮮事物分享給她聽的時候,她只會冷笑一下,表示知道了。 每當我工作很累,卻不能跟父母訴說,想找她談談心,她只覺得我無病呻吟,連一點生活的苦都承受不了。 所以,遭受夠多的打擊之后,我們變得更加沉默,我不知道該和她說些什么。 有一個懂你的,能讓你們之間的氛圍一直融洽,能有聊不完的話題;一個不懂你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只會感受到尷尬,同時和她交流也是一種痛苦。 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辯。 懂你的人一個眼神就能看懂,不懂你的人就算你擠到眼睛抽筋她都無法理解。 時間一定會告訴我們,懂你的人,相處最長久,最心安、最溫暖。如果,你有幸遇到了,請一定要好好珍惜。 四、結語蔡康永說:“你說什么樣的話,就是什么樣的人。” 永遠不要覺得,說話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情。 這三句話說出口,有些事情就無法挽回,也許說話的人會忘記自己的原話,但聽者卻無法忘記那句話帶給他們的傷害。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好話,做好人。 |
|